黄山市的地理环境如何?

6月17日,建德新安江龙舟赛举行。


新安江上出现“白沙奇雾”,选手们在其中赛龙舟。


6月17日,端午节即将来临,第八届新安文化节龙舟赛在杭州新安江畔举行。30的气温与17的河水温差,导致河面上出现“白沙奇雾”的景象。龙舟仿佛穿梭在仙境中,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观赏。


一、黄山市的地理环境如何?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端,东经11702-11855,北纬2924-3024之间。南北跨度1,东西跨度153’;全市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


黄山市地貌类型多样,以中低山、丘陵为主。山体海拔一般在400-500米,1000米以上的山峰较多。山地面积500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1%;丘陵面积354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6-1;河谷盆地面积126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2-9。城市地形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北部,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新安江流域群山环抱,中部地势低平。这是一个小盆地。西部丘陵地区北高南低,丘陵密布。


黄山市地处北亚热带,属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多雨,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6-15。冬季大部分地区无严寒,无霜期236天。年平均降水量1,670毫米,最多2,708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5月至8月。


黄山市的主要河流是新安江,属塘水系。发源于休宁冯村五谷尖北侧。其上游源流经祁门县。返回休宁后,称为水水。在屯溪与横江汇合后,称为尖江。河道变宽,流至歙县南部。朱家村还有一条连江,初称新安江。新安江向东流至街口附近,然后直入浙江省。干流自歙县至街口,长约44公里,集水面积5944平方公里。黄山市除新安江外,还有发源于黄山北坡,向北注入长江的青衣江,以及发源于黄山南部西段的长江。黄山坡,南流入鄱阳湖,均属长江水系。


黄山市中低山区大部分为黄壤和山地黄棕壤,土层厚,砾石含量高。丘陵地区多为红壤、紫色土,土重、酸性,肥力差。山麓盆地和平原河谷多为沙壤土,溪流河岸多为冲积土。


二、南昌和杭州的气候比较如何?

南昌气候概况一、地理位置南昌位于江西中北部,东径约11527'~11635',北纬约2810'~2911';其中,市区位于北纬2835'2855',东径在11538'11603'之间。位于赣江、抚河下游,紧邻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西南岸。地势平坦,湖泊星罗棋布。全市平原面积平均2651-7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5-8%;水系面积2146-04平方公里,占比29-0;城市西北部以丘陵、丘陵为主,山区面积87-2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2;丘陵面积879-62平方公里,占11-9;丘陵面积1637-7平方公里,占22-1。全市总面积中,除水域面积外,大部分土地已开发,占总面积的70%。其中耕地面积402万亩,占总面积的36-24%;园林用地600-9000万亩,占比0-62%;林地160万亩,占比14-41%;660-7万亩城乡居民及工矿用地,占比6-01;交通运输用地45万亩,占4-07。这五个项目合计占全市总面积的61-35%。二、气候概况1、南昌气候特点南昌市地处北半亚热带地区。受东亚季风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我市热、雨、光丰富,农作物生长旺季雨热相配,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它被称为鱼米之乡。但由于每年季风强弱和进退不同,气温变化较大,降水分布不均,高温干旱、低温寒害、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发生较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南昌地区气温如下,气候温和。多年平均气温在17-1~17-8之间,0积温6256~6530。气温变化较大,盛夏极端最高气温达40以上,隆冬极端最低气温在-10以下。降水南昌雨量充沛,历年平均降雨量在1567-7毫米至1654-7毫米之间。降水分布不均匀。4月至6月的汛期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降雨量年际变化较大,最大降雨量可达1次以上。最高降雨量为1954年2356毫米,最低降雨量为1963年仅1046毫米。日照南昌日照充足,常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72小时至1845小时,其中七、八月日照最多,二、三月日照最少。光照分布与农作物生长旺季基本同步,有利于农业生产。太阳辐射南昌是一座进行总辐射和净辐射观测的二级太阳辐射观测站。1986年至2003年平均总辐射量为4279-02兆焦/平方米,1992年至2003年平均净辐射量为2078-67兆焦/平方米。南昌市地处季风气候区,濒临鄱阳湖,风能资源丰富。由于风电受地形、地理位置影响较大,南昌、新疆、进贤等地部分地区靠近鄱阳湖,风力较大,属于风能利用区;安义离鄱阳湖不近,除地形特殊外,风力较小。没有使用价值。2、季节特征根据气候季节标准和历史气候资料统计分析,南昌市具有春秋短、夏冬长的特点。四个季节虽然长短不一,但季节特征明显春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多雨。三、南昌市灾害性天气1、降雨南昌市雨季一般从4月上旬开始,到7月上旬结束,历时3个月左右。但不同年份雨季的长度和降水量差异很大。雨季最短的1987年仅为67天,最长的1998年为119天,相差52天。雨季降雨量最高为1954年1755毫米,最低为1990年449毫米,相差1306毫米。据1951年至2003年雨季降水资料统计分析,南昌市出现8年特大雨涝、8年正常雨涝。除1961年、1990年等少数年份外,几乎每年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雨涝灾害。2、干旱干旱是指降水量长期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减产的气象灾害。严重干旱还会导致河流干涸,使人畜饮水困难。南昌市秋旱以夏秋两季较多,春旱、冬旱较少。据1951年至2003年秋季降水资料统计分析,南昌市出现了7年大旱、16年大旱。一般干旱和特大干旱发生频率为43%。


3、春季寒冷3月中旬至4月中旬,暖、冷气团交替影响江南。这是早稻、棉花、蔬菜等春季作物播种育苗的重要季节。据南昌市1951年至2003年气象资料统计,“春寒”发生频率为60%,其中40%为严重“春寒”。有的年份多次出现,如1987年最多出现5次,10年各出现2次。第二次评价。“春寒”频繁影响南昌地区早稻播种育苗以及棉花、蔬菜育苗,危害极大。4、小满寒出现在春末夏初的低温冷害时期。发生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这是水稻早期穗分化阶段。“小满寒”的出现会阻碍幼穗分化,造成穗短、小穗或粒小,导致产量降低。据气象资料统计,1951年至2003年,南昌市“小满寒”仅有7年,发生频率为13-2%,其中只有一年达到重灾标准。因此,“小满汉”在南昌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影响也不大。5、冷露风发生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轻度“寒露风”多发生在9月上半月,仅影响早熟双季晚稻品种的抽穗和开花。严重的“寒露风”一般发生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不仅影响双季晚稻中晚熟品种的抽穗、开花,而且阻碍籽粒灌浆和坐果,造成排空率增加、千粒重降低、产量降低。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失败。据南昌市1951年至2003年气象资料统计,“冷露风”发生频率为52-8%,大约每两年发生一次。其中,严重“寒露风”发生频率为28-3%,大约每四年发生一次。因此,“寒露风”对双季晚稻的影响不可低估。6、霜冻南昌的霜冻最早出现在10月,最晚到次年4月结束。年平均霜冻日数为18-9至29-2,其中南昌最少,安义最多。年平均无霜期255-7至276-2天,其中安义最短,进贤最长。十二月和一月是全年霜冻日数最多的时期。初霜会使深秋作物停止生长,终霜则会影响早春作物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冻害。7、冰冻冬季受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影响,常带来降雪、冰冻天气,对油菜、蔬菜、柑橘等果树造成冻害。据气象资料统计,南昌年平均降雪日数8至10天,积雪日数4至5天,最大雪深20至40厘米。日最低气温0以下的冰冻天气主要发生在12月至次年2月。最低温度一般为0~-3。-5以下的低温仅持续12天,有的年份可达-7。-9,-10以下的低温极为罕见。结合越冬作物冻害指标分析,油菜、柑橘等作物有时也会受到冻害影响。例如,1991年冬季,南昌受强冷空气影响,极端低温在-9以下,最低可达-121,造成柑橘严重冻害,导致部分柑橘树冻死。导致柑橘死亡,对柑橘产量造成很大影响。从冻害区域分布来看,安义相对较重且较严重,新建、南昌、进贤等地较轻且较轻。8、热害雨季过后,受稳定的副热带高压控制,南昌常出现持续晴热天气。如果日平均气温30,日最高气温35,持续5天以上,就会发生高温热害。高温不仅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还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持续高温导致早稻早熟,导致籽粒灌浆不足,千粒重减少,产量降低。根据历年灾害指标和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南昌市早稻高温成熟频率为22-6%,大约每四年发生一次。四年内发生严重损害,发生频率为7-5%。轻症病例发生在21年,频率为40%。无高温热害的仅有8年,约占15%。因此,酷暑时期采取防暑降温措施非常有必要。9、风力8级以上的风灾称为大风。大风不仅影响交通安全,还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灾害。南昌有冷空气大风和雷暴大风两种类型。年平均大风日数为26至124日,其中南昌最多,安义最少。虽然发生概率较低,但危害也不容小觑。10.冰雹灾害冰雹是一种强对流天气。虽然发生概率小、持续时间短,但破坏性很大,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


据气象观测资料显示,南昌市年平均冰雹日数仅为0-2至0-3次,每3至5年发生一次,多发生在3、4月。新建县石岗、西山地区发生较多。11、雷击南昌是雷电多发区,每年平均雷暴日50至60天。一年中每个月都会发生雷暴,但最常见的时期是三月至九月。据省防雷中心不完全统计,1998年至2002年,南昌市共发生雷电灾害50起,其中1998年最多,达15起,均造成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有的造成人员伤亡。杭州市气候特征杭州市地处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地带。这里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年中,随着冬夏季风的反向转换,天气系统、受控气团和天气条件会发生明显的季节变化,形成春季多雨、夏季湿热、秋季凉爽、干冷的气候特征冬天。由于地貌类型复杂、地势悬殊较大,杭州市光、热、水地理分布不均,部分地区小气候资源丰富。但由于季风进退时间和持续强度不稳定,常出现寒、暑、干、湿异常现象,造成灾害性天气。1、日照和日照杭州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在100110大卡/平方厘米之间,日照时数为180021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148%。从地理分布来看,平原多于山区。桐庐以北、富阳、萧山、余杭及市区东北部,地势平坦,日照充足。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08大卡/平方厘米以上,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上,日照率45%以上。是该市的高价值区域。城市中部河谷平原、新安江库区和临安县东部地区,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06-108大卡/平方厘米,日照时数1950-2000小时,日照率约为45%。丘陵山区,由于地形遮挡,云、雾、酷暑、雷雨较多,照明较差。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一般在100大卡/平方厘米以下,日照时数小于1900小时,日照百分率小于41%。在山脊狭窄的码头,日照和日照只有平原的70%左右。据天目山气象站观测,随着地势升高到海拔500米以下,山区日照和日照时间变弱、变短;在海拔500米至1000米处,由于云雨较多,出现最低值;海拔1000米以上,随着地势升高,它变得更强、更长。杭州日照和日照季节变化明显。夏半年的太阳总辐射量、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均大于冬半年。其中,盛夏的七月和八月这两个月,阳光强烈、日照时间长。除山区外,全市大部分地区月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12-5至14-5大卡/平方厘米,日照时数230至260小时,日照百分率55至60%以上。冬季,太阳辐射弱,日照时间短。12月至2月各月平均总辐射量在6大卡/平方厘米以下,日照时数不足150小时,日照百分率较小。


本篇讲解关于建德新安江镇气温的话题,和一些黄山市的地理环境如何?相关题,希望帮帮助到大家。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