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是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于1893年创作的画作,有四个版本,分别是第一个版本于1893年创作为蛋清木板画;第二个版本于1893年创作为蛋清木板画;第二个版本绘制于1893年第一个版本是蜡木板画;第三个版本创作于1895年,是一幅粉木板画;第四个版本是蛋清木板油画。这幅画的主题是血红色背景下极度痛苦的表情。在当时的蒙克眼里,奥斯陆峡湾充满了颤抖的、血红色的幻觉,让人感到恐惧,甚至有点恶心。
在画作《呐喊》中,蒙克所使用的色虽然符合自然色的真实性,但表现方法却极其夸张,流露出他自己的感受。画中的线条是扭曲的,不像桥那样刚劲笔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蒙克将画中沉闷、焦虑、孤独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呐喊》是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作。2012年5月3日,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拍卖会上,创作于1895年的《呐喊》版本以199亿美元成交。
一、《呐喊》是一幅什么样的画?
《呐喊》是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作。表现主义,重要的现代艺术流派之一。20世纪初流行于德国、法国、奥地利、北欧和俄罗斯的一个文学艺术流派。《呐喊》是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于1893年创作的画作,有四个版本。第一个版本创作于1893年,是一幅蛋清木板画;第二个版本绘制于1893年。这幅画是一幅粉木板画;第三个版本创作于1895年,是一幅粉木板画;第四个版本是蛋清油画。
二、世界名画的呐喊?
“我和朋友去散步,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突然,天空变成了血红色,一阵悲伤涌上心头。深蓝色的海湾和城市是一个空间“血与火的故事,朋友们纷纷挺身而出。好吧,我一个人站在那里,突然感到难以形容的恐惧和颤抖,仿佛大自然传来一声惊天动地的呼喊。”蒙克说道。
画中人物神情惊恐,双颊枯萎,看上去更像是尸体、鬼魂、骷髅,而不是活人。这幅画最有趣的地方在于,看似画中的人物在喊叫,但实际上蒙克想表达的是一个捂着耳朵、极度害怕周围喊叫声的人。
三、《呐喊》属于哪个画派?
《呐喊》是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于1893年创作的一幅画。
这幅画的主题是血红色背景下极度痛苦的表情。在当时的蒙克眼里,奥斯陆峡湾充满了颤抖的、血红色的幻觉,让人感到恐惧,甚至有点恶心。在画作《呐喊》中,蒙克所使用的色虽然符合自然色的真实性,但表现方法却极其夸张,流露出他自己的感受。画中的线条是扭曲的,不像桥那样刚劲笔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蒙克将画中沉闷、焦虑、孤独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呐喊》是印象派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作。
因为作者正在描述他内心异常恐惧的时刻。
扭曲的身影用手捂住了耳朵,似乎是为了挡住让他害怕的声音。天空中的云如血一般刺眼,让人感觉就像是在地震前夕,不由自主地惊慌起来。
因为这些扭曲的线条与正常人的思维不同,给人一种非常震撼的视觉冲击,所以看起来很怪异。
四、为油画欣赏风格呐喊?
在画作《呐喊》中,蒙克所用的色虽然与自然色的真实性一致,但表达却极其夸张,流露出他自己的感受。画中线条扭曲,桥梁粗壮。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蒙克将画中沉闷、焦虑、孤独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呐喊》是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作。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名画呐喊,和《呐喊》是一幅什么样的画?对应的一些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