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筏板浇筑前是否需要防雷接地?
筏板浇筑前必须经监督质检站检查防雷接地情况。
筏板是基础工程中的混凝土板。楼板下方有基础,楼板上方有柱、墙等。由于它像木筏一样漂浮在泥土上,所以形象地称为木筏。建筑物所用地基的类型与地基土的类型和土层的分布密切相关。在工程设计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地质情况。地下室底板以下岩土层为风化残土层、全风化岩层、强风化岩层或风化软岩层。因此,可以利用天然地基作为建筑物的基础。高层建筑的地下室通常用作地下停车场。建筑物内不允许有过多的内墙,这就了箱式基础的使用。筏板基础不仅能充分发挥地基的承载能力,调节不均匀沉降,还能满足停车库的要求。空间使用要求高,因此成为理想的基本型。筏板基础的主要结构型式有平板筏板基础和梁板筏板基础。平板筏板基础由于施工简单,在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适用范围
建筑物所用地基的类型与地基土的类型和土层的分布密切相关。在工程设计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地质情况。地下室底板以下岩土层为风化残土层、全风化岩层、强风化岩层或风化软岩层。因此,可以使用天然粉底。高层建筑的地下室通常用作地下停车场。建筑物内不允许有过多的内墙,这就了箱式基础的使用。筏板基础不仅能充分发挥地基的承载能力,调节不均匀沉降,还能满足停车库的要求。空间使用要求高,因此成为理想的基本型。筏板基础的主要结构型式有平板筏板基础和梁板筏板基础。平板筏板基础由于施工简单,在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2.简介
筏板基础施工和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就到了洒水养护的时间。筏板基础也是扩展基础的一种。一般用于高层框架、框架剪力、剪力墙结构。当条形基础不能满足基础承载力要求时,或建筑物要求基础有足够的刚度以均匀调整沉降时。筏板基础分为梁板筏板基础和平板筏板基础。
3.分类
筏板基础又称筏板基础,即满堂基础。是将柱下所有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用系梁连接起来,然后整体浇筑底板。筏板基础分为平板筏板基础和梁板筏板基础。平板筏式基础支持局部加厚的筏式基础;梁板筏式基础支持两种类型的肋梁顶部平坦和底部平坦。一般来说,当地基承载力不均匀或地基较弱时,采用筏板基础。而且筏板基础埋深比较浅,甚至可以作为非深基础。筏板基础施工和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就到了洒水养护的时间。
4.目的
高层建筑的地下室通常用作地下停车场。建筑物内不允许有过多的内墙,这就了箱式基础的使用。筏板基础不仅能充分发挥地基的承载能力,调节不均匀沉降,还能满足停车库的要求。空间使用要求高,因此成为理想的基本型。筏板基础的主要结构型式有平板筏板基础和梁板筏板基础。平板筏板基础由于施工简单,在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筏板基础混凝土裂缝如何处理?
,收缩裂纹
裂纹多出现在新浇结构件暴露在空气中的表面。有塑性收缩、沉降收缩、干燥收缩、碳化收缩、缩合收缩等收缩裂纹。这种裂缝既不深也不宽
1-若混凝土仍有塑性,可再次加压或振捣,并加强养护。
2-.如果混凝土已经硬化,可将干水泥粉撒入裂缝中,然后加水润湿,或在表面涂上一层薄薄的水泥砂浆。
3-.也可以在裂缝表面涂抹环氧胶或粘贴环氧玻璃布进行密封。
,温度裂纹
温度裂缝方向不规则,大面积结构中温度裂缝往往纵横交错;筏式温度裂缝多平行于短边。穿透温度裂纹一般平行或接近平行于短边。
裂缝宽度一般在0-5mm以下。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表面温度裂缝。浇注2-3个月或更长时间后会出现穿透温度裂纹。裂缝宽度冬季变宽,夏季变细。沿着横截面高度,大多数裂缝顶部较宽,底部较窄。有些裂缝底部较宽,顶部较窄。在顶部和底部加固较多的结构中,也存在中间宽、两端窄的梭形裂缝。对于表面裂缝,可采用环氧水泥两遍或涂环氧玻璃布、抹抹或喷涂水泥砂浆进行表面封闭处理。
对于防水防渗结构,对于宽度大于0-1mm的穿透裂缝,可采用灌浆或环氧浆料修补裂缝,也可同时采用灌浆和表面密封。小于0-1mm的裂纹可以不处理或仅进行表面处理。
三、筏板基础维护时间?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自然养护,一般要求不少于28天或根据施工计划确定。
1、大体积混凝土主要是指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或由于混凝土中水泥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预期产生有害裂缝的混凝土。
2、配制大体积混凝土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应优先使用质量稳定的水泥,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C3A含量较低,C2S含量相对较高。
2、细骨料应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其细度模数应大于2-3。
3、采用非泵送施工时,可适当增大粗骨料粒径。
4、宜采用缓凝型高效减水剂。
3、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除应满足设计强度水平、耐久性、抗渗性、体积稳定性等要求外,还应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特点的要求,并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原理。
2、混凝土拌合物在浇注工作面上的坍落度不应大于160mm。
3、拌合水量不应大于170kg/m。
4、粉煤灰用量应适当增加,但不应超过水泥用量的40%;矿渣粉的用量不应超过水泥用量的50%,两种外加剂的用量之和不应大于混凝土中水泥重量的50%。
5、水灰比不应大于0-55。8-2-4当设计需要时,混凝土中可填充碎石。填充碎石应符合下列要求
可埋设厚度不小于15cm的石块,埋设石块数量不应超过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0%。
石材应选择无裂纹、无氧化皮、无锈蚀、无夹层、未烧毁、抗冻性能符合设计要求的石材,并应清理干净。
石材的抗压强度不低于混凝土强度等级的1-5倍。
石块应分布均匀,净距不小于150mm,距结构侧面和顶部净距不小于250mm。石块不应接触钢筋和预埋件。
在受拉区域或温度低于0C时不得将石块埋入混凝土中。
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保温结构设计除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校核大体积混凝土模板及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外,还应结合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方法。
2、模板及支撑系统安装或拆除过程中,必须采取临时固定措施,防止倾覆。
3、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计算参见附录D。
4、施工阶段温度控制指标和技术措施的确定。
5、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配制及运输方案。
6、主要混凝土施工设备及场地总体布置。
7、温控监控设备及试验布置图。
8、混凝土浇筑顺序及施工进度。
9、混凝土保温防潮方法,其中保温覆盖层厚度可按温度控制指标要求参照附录E方法计算。
十、主要应急保障措施。
11、岗位责任制及交接班制度、测温作业管理制度。
12、特殊地点、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施工措施。
5、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应试算温度、温度应力、收缩,预测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升峰值、芯部与表面温差的控制指标和冷却速度,并制定相应的温度控制技术措施。对首浇体进行工艺试验,在施工初期对结构进行关键温度监测。温度监测系统应具有自动采集、自动记录功能。
6、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进入模具的温度不应高于28。混凝土浇注体的温升基于模具入口温度不得超过45。
2、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宜采用分层连续浇筑施工(图a),或推式连续浇筑施工(图b)。应按设计尺寸均匀分段、分层浇注。当截面积为200m时,截面积在300m以内时,分段不应大于3节,每节面积不应小于50m。每节混凝土厚度宜为1-5m~2-0m。截面与截面之间的竖向施工缝应平行于结构较小截面尺寸的方向。采用分段浇筑时,竖向施工缝应设置模板。上下相邻层的竖向施工缝宜错开。
3、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浇筑层厚度不宜大于500mm;采用免泵混凝土时,混凝土浇筑层厚度不宜大于300mm。
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用分层间歇混凝土浇筑时,水平施工缝的设置除应满足设计要求外,还应根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度裂缝控制的要求,供应混凝土能力、钢筋施工和施工前。埋地管件安装等因素确定。
5、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受力钢筋、定位筋、预埋件等发生位移、变形。
6、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面应及时进行二次抹灰处理。
7、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大体积混凝土除按普通混凝土常规养护外,还应及时按控温技术措施要求进行保温养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湿保养时间不少于28天。绝缘层应分层逐层拆除。当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最大温差小于20时,即可完全去除。
2、在保湿养护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塑料薄膜或养护剂涂层的完整性,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3、大体积混凝土保温养护时,应检测混凝土浇注体芯部与表面的温差和冷却速度。当实际测量结果不符合温控指标要求时,应及时调整保温、固化措施。
4、大体积混凝土模板拆除后,应采取养护措施,防止寒流侵袭、骤冷、剧烈干燥。
8、大体积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应适当推迟。当模板作为保温和维护措施的一部分时,拆模时间应根据温度控制要求确定。
9、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遇到高温、冬季、大风、雨雪等特殊气候条件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质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炎热季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宜将混凝土原材料覆盖,避免阳光曝晒,并使用冷却水搅拌混凝土,或采用冷却骨料、搅拌时添加冰屑等方法,以减少进入温度。如有必要,可将冷却管埋入混凝土中,通水冷却。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保湿、保温,防止模板和混凝土受阳光直射。有条件时,应避免在高温时期浇筑混凝土。
2、冬季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热水搅拌、加热骨料等措施,提高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混凝土进入模具的温度不应低于5。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保温、保湿养护。
3、大风天气浇筑混凝土时,工作面应采取防风措施,降低混凝土表面风速,增加混凝土表面擦拭次数,并用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覆盖及时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干燥。
4、雨雪天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需要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混凝土质量。浇筑过程中如遇突发大雨、大雪,应及时在结构合理部位留出施工缝,并尽快停止混凝土浇筑;浇筑尚未硬化的混凝土应立即覆盖,雨水不得直接冲走新浇筑的混凝土。
10、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现场温度控制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大体积混凝土浇注体内监测点的布置应以真实反映混凝土浇注体内最高温升、芯部与表面温差、冷却速度和环境温度为原则。
2、监测点布设范围以所选混凝土浇筑体平面对称轴半轴为试验区域。试验区监测点的布设应考虑其代表性,分层布置;在基础平面对称轴上,监测点不应少于4个,布置时应充分考虑结构的几何尺寸。
3、沿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应在表面、底面和中心布置测温点。其他测量点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600mm。
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芯部与表面的温差、冷却速度、环境温度、应变等在混凝土浇筑后每昼夜应测量不少于4次;每班测量进模温度不少于2次。第二次评价。
5、混凝土浇筑体
下雨天能浇混凝土筏板吗的话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各位还想了解更多筏板浇筑前是否需要防雷接地?的相关内容,记得关注并收藏本站!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