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的故事,唐僧的人物和情节?

大家都想了解一些关于玄奘的故事和一些唐僧的人物和情节?的相关题,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走进玄奘的故事的案吧。


一、唐僧的人物和情节?

唐僧心地善良,学经虔诚。当唐朝急需用人时,他挺身而出。


1、当无极国国王托梦给他讲述自己的不幸遭遇时,他表现出极大的慈悲,请求弟子们救救他,帮助他解除痛苦,重返人间。当他看到老鼠变成女人时,他派弟子去救她。正当他打坐的时候,一只虫子在他身上爬行,他不忍心伤害它。


2、唐僧取经的意志极其坚定。他不会被色色和诱惑所迷惑,但唐僧依然不予理睬,表明他一心佛法,意志坚定,只以追求佛经为己任。当弟子们劝阻,称途中有妖魔鬼怪,生命有危险时,唐僧心意已决,立夏发誓,决心取回经书。


3、唐僧常常错怪孙悟空,常常不辨善恶。当悟空杀死六名拦路强盗时,唐僧百般抱怨,谴责孙悟空,经常胡乱念紧咒。当白骨精变成了老者和少女时,唐僧轻信了老者的话,却不相信悟空。孙悟空将他们击倒。唐僧听了猪八戒的话,也不辨是非。他依然念叨着那句严厉的咒语。


4、唐僧胆小如鼠。当白马在蛇山被小白龙吞掉时,他痛哭流涕,不知所措。当宝林寺方丈不让他们留下时,他只能抹着眼泪出来。听说无极国国王被推入井中,他大惊失色。


二、唐僧的经典故事?

1、险渡通天河


唐僧和弟子来到通天河边的陈家庄,得知这里有一个受王启发的怪物。每年都要举行祭祀活动,吃男孩女孩。为了拯救陈家庄人民脱离苦难,悟空和八戒化身为孩子,打败了妖怪。妖怪利用鱼姑娘的计谋,让夏天的天空飘满了雪,结冰了通天河。唐僧求学心切,在冰面上渡河,沉入水底。


2.封锁狮驼岭


真孙悟空与假孙悟空的战斗,可谓是黑得难分胜负。两人前往天地间寻找神仙辨别真假,却无果。直到西方如来才真相大白。悟空杀死了假孙悟空,六耳猕猴灭绝了。观世音领悟空去见唐僧,请求师徒重归于好,不要再有二心。


八百里狮驼岭上,有数只妖魔正在为害。一是青狮,二是白象,三是大鹏。孔雀公主对他们的做法非常不满。大鹏暗恋孔雀公主。当唐僧一行人到达狮驼岭时,公主化作人形警告唐僧。但看到唐僧英俊的模样,他的心里却是一动。悟空化身小妖探路,闯入妖洞。


3.邂逅仙人孔雀台


孙悟空与青狮大战,唐僧被孔雀公主抢走。悟空以为师父被妖怪俘虏了,便与青狮、白象激战,打碎了阴阳瓶,钻进了妖怪腹中……唐僧被妖怪抓进了孔雀台。孔雀公主。


公主愿意和唐僧好好相处一百年,但唐僧依然不为所动。但他劝公主要珍惜千年修行。公主生气迷惑唐僧,要逼他成亲。但他们一起被大鹏抓获,带到了狮驼岭。悟空打败了青狮和白象,赶着他们到石陀岭去找大鹏请师父。


4、如来收大鹏


当悟空到达狮驼岭时,不但没有找到师父,反而被大鹏抓走了。三魔庆祝胜利,大鹏逼孔雀公主出嫁。为了救师父,悟空几番奋战,却始终没能打败大鹏。


他一生气,就到西方去跟如来讲道理,如来亲自把大鹏带走了。黑水河畔,黑水汹涌,妖怪化作少年,唐僧渡河。半路上,唐僧和八戒被扔进了河底。


5、爱断黑水河


沙和尚入河与妖怪战斗,却被妖怪的法力击败。被妖怪占据的黑水河公主怜悯唐僧,暗中筹划营救唐僧。悟空奉黑水河神之命去寻找西海龙王,遇见了妖怪派来请龙王赴宴的鱼精。悟空接过请柬,发现怪物是西海龙王的侄子龙王。


悟空在龙宫大闹。龙王赶紧派莫昂王子去制服他。龙没有听王子的劝告,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斗。黑水河公主秘密救下了唐僧,并向他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唐僧婉言拒绝,公主悲痛万分。


三、唐玄奘的真实故事?

公元600年,玄奘出生在河南洛阳附近的一个小村庄。他的原名是陈浩。玄奘5岁时,母亲去世;当他10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10岁的陈浩被和尚,哥哥带他去了白马寺。


公元612年,在全国考试选拔27名僧人出家时,陈晔从数百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年27名僧人中最年轻的一位,法号——玄奘。当时,13岁的陈毅还是一个沙弥,不被允许进入考场。他的任命显然是一次意外。


在佛教中,最高的一位是三藏大师,他是掌握了经律中三藏的人。臧受封三藏大师那年,年仅24岁。


公元626年冬,玄奘向当时的政府申请出国留学,但唐太宗对他的多次请求不予理睬。公元627年秋,27岁的玄奘在逃难的灾民中偷偷出境。从那天起,他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的道路。


玄奘法师在瓜州讲学时,一位名叫石盘陀的胡人来请法师为他出家,自告奋勇做玄奘的向导。有学者认为石盘陀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化身。石盘陀是玄奘的第一弟子,担任向导。这很符合孙悟空的身份。而且自从玄奘受戒石盘陀之后,石盘陀这个外国人就成为了胡僧。胡僧和孙悟空的俗名“恒”的发音很接近。难道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吗?那么声音的变化呢?但这胡人并没有像孙悟空那样坚持到底。一次谋杀未遂后,胡人石盘陀永远离开了。


从这一刻起,玄奘就只剩下一个人了,面前是茫茫大漠。当玄奘躲避追捕、寻找水源时,迷路了。在沙漠中迷路显然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不幸的是,最后一个水袋也被打翻了。在茫茫戈壁滩上,玄奘四天五夜没有滴水而死。于是这位虔诚的佛教徒就躺在沙漠里参禅观音。对于玄奘来说,观音只是他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真正帮助他摆脱困境的,是一匹瘦弱的栗色马。显然,这是一匹有着丰富出行经验的老马。它把玄奘带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就在春天旁边。


走出戈壁后,玄奘来到了今天哈密的高昌国。高昌王居文泰与玄奘结盟。此时,他的身份不再是偷渡出境的河延人,而是高昌王的皇弟。高昌王向玄奘宣誓,他希望以自己的恩德留住这位博学的和尚。玄奘的西行之路再次受阻。玄奘以绝食抗议,以表明他西行的决心。到了第四天,玄奘已经很虚弱了,居文泰只好同意放走玄奘,并为他提供了难以想象的丰厚物资。


玄奘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取经队伍,共有30人。事实上,这个团队只是一个临时组合。随后发生的严重雪崩和高原反应夺走了大多数人的生命,只有两名弟子,玄奘侥幸活了下来。


公元630年夏天,玄奘穿越中原无数小国,终于踏上了印度的土地。印度那烂陀寺才是玄奘真正的目的地。此后,他在世界上最早的佛教大学开始了十多年的学习。玄奘的名声在戒日王召开的一次全国辩经大会上达到了顶峰。这次会议之后,玄奘在印度的名声远播,无人能及。


公元641年,玄奘告别吉日王,准备回国。玄奘决定沿丝绸之路北线经高昌国返回长安。按照与居文泰的约定,玄奘本想在高昌国停留三年,但东归弟子得知高昌王居文泰已不在人世------


玄奘在给唐太宗的信中非常谦虚,请求他的宽恕和帮助。七个月后,唐太宗才回信,但言辞热情,邀请玄奘回国。


公元645年,唐太宗在洛阳行宫第一次会见玄奘。第一次见面,唐太宗就对玄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年后,玄奘口授、其弟子辩机所著的《大唐西域记》一书被送到唐太宗。书中记录了玄奘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和传闻中的28个国家的情况。


对于当年的玄奘来说,他从未忘记的是,他从印度带回来的600多部经文还没有被翻译。据一些研究者统计,玄奘从公元645年5月到663年10月的17年零6个月的时间里,翻译了1335卷佛经,平均每年75卷,每月6卷以上,即每译一本。五天。卷。


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前三天,玄奘完成了《心经》的翻译。玄奘法师翻译的经典,大多不为常人所知,但《心经》是个例外。整部经只有260字。不懂佛法的人都知道这句话“色无异空,空无色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公元659年,玄奘法师迁至远离长安城的——玉华寺翻译《摩诃般若经》。翻译这部经几乎耗尽了玄奘所有的精力。公元664年正月初九傍晚,玄奘在过屋沟时行走时,不慎摔倒,小腿皮肤轻微破损。但从那天起,玄奘就再也没有起来过。


二月初五半夜,玄奘大师圆寂了。


公元664年,农历4月14日,唐代高僧玄奘的葬礼在首都长安举行。送葬队伍从城南皇家寺庙大慈恩寺出发,穿过京城主要街道。超过百万的哀悼者站在街上,看着高僧裹着草席的遗体最后一次经过这里。


为僧人举办这样的葬礼,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也是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


总结


玄奘的一生是一个罕见的。


从27岁起,他就踏上了西征之路。穿过茫茫大漠,越过巍峨雪山,西域诸王称兄道弟,佛教僧侣惺惺相惜,印度皇帝顶礼膜拜。


两年徒步旅行,12,000公里,穿越108个国家。1300多年前,玄奘用他的足迹丈量了丝绸之路。十九年后,他载誉归来,回到了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他的余生,夜以继日地翻译佛经。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玄奘不仅是一位佛教徒,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翻译家、探险家、外交家、地理学家。


西方历史学家认为,中世纪印度次大陆的历史是黑暗的,玄奘是唯一的光明!


四、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是怎样的?

隋朝八年,玄奘十三岁,在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隋大业十二年,玄奘随兄居长安,后入汉川,北上益州,结识孔、静两位大师,师从他们。随后又到高僧云集的成都考察。武德五年,玄奘在成都受具足戒。后来,玄奘游历全国,拜访名师,讲经。


经过多年在各地讲学、听会,他感到众说纷纭,无法理解。尤其是当时摄影学和地论两大流派对佛法的看法不同。于是,他们前往印度求法弥勒大师,以精华文本《瑜伽上师地论》为基础,弘扬了法相唯识宗的根本理论。贞观元年,玄奘与陈彪结婚,请求允许西行求法。但没有得到唐太宗的批准。


但玄奘意志坚定,“勇承包机,私赴天竺”,行程五万余里。贞观元年,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经兰州到达凉州。随后日夜兼程至瓜州,过玉门关,渡五峰,渡流沙,历尽艰辛,才到达义乌,止于高昌国。


贞观二年正月,玄奘抵达高昌王城,受到高昌王曲文泰的迎接。然后经过曲直、灵山、苏业城、甲壁石国、池建国、萨建建国、葱岭、铁门。


抵达科拉王国的故乡。一路南下,经过伏河国、杰智国、大雪山、梵亚那国、甘霜罗国、乌沃那国,最后抵达卡什米拉国。


在这里我向僧乘学习了《拘尸论》、《顺正论》、印名、生生等,并与毗婆陀僧伽、僧伽弥陀罗、婆苏弥陀、苏利耶兑维、陈那罗陀等人交流纸上佛法,共2年。


贞观五年,到摩揭陀国那烂陀寺,师从解贤。玄奘在那烂陀寺住了5年,受到优厚待遇,被选为识藏十德之一。聆听解贤大师关于“禅修根本论”、“顺正论”、“弘扬圣教”、“法论”、“技术术”、“中论”、“百论”的讲座及讲解和说法。同时,他还学习各种婆罗门书籍。


贞观十年,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先后访了伊兰博王国、萨罗王国、安达罗王国、托纳吉迪卡王国、德拉威王国、朗格拉王国、波巴瓦王国。老师们互相学习。


他在波瓦多王国停留了两年,学习了《阿毗达摩阿毗达摩》、《胜沙摩佛法》、《真理》等,然后回到那烂陀寺。


不久,他又到洛瓦萨卡寺,与般若菩萨讨论三藏、因缘、解释等,又到瞻林山参访胜军,学习唯识决策、义理,达到无畏。非戒涅槃、十种因果和庄严经两种理论的讨论和质疑后,两年后他仍然回到了那烂陀寺。这时,解仙请求玄奘为那烂陀寺的僧人讲授摄影和唯意识决策的知识。


恰逢数理清辨派大师石子光也在那里讲授《中道》和《百论》,反对佛法只是意识的理论。于是玄奘在《会宗论》中写下了三千偈,调和大乘中观、瑜伽两派。


同时,他与普罗大众佛教学者般若论辩,着有《论诸恶见论》一千六百偈。还应东印度迦摩罗波王国国王鸠摩罗什之邀,讲经并着有《三身论》。


贞观十九年,玄奘以46岁的年纪回到长安,游历了17年,访了56个国家。史书记载,当时“道俗争迎,全城罢食”。玄奘从印度和中亚带回的梵文和佛经非常丰富,共有526卷和657卷。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