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气预报中1.0毫米的总降水量意味着什么?
沉淀
降雨量1mm是指单位面积水深1毫米。降雨量是指从天上落到地面的雨水在没有蒸发、渗透或流失的情况下积聚在水面上的水层深度。一般以毫米为单位进行测量。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量。
1、雨水从天上落到地面,堆积在水面而不蒸发、渗透、散失的水层深度,称为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量。目前,常用的测量降雨量的仪器有雨量计和量杯。雨量计的直径一般为20厘米,包含一个漏斗和一个瓶子。
量杯直径为4厘米,与雨量计配套使用。测量时,将雨量计中的雨水倒入量杯中。根据杯子上的刻度就可以知道当天的降雨量。
2、中国气象局规定24小时内的降雨量称为日降雨量。每日降雨量低于10毫米为小雨,10-0-24-9毫米为中雨,25-0-49-9毫米为大雨,大雨为50-0-99-9毫米,大雨暴雨为100-0-250-0毫米,超过250-0毫米的称为特大雨。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少数地区根据广东省的具体情况有不同的规定。例如,在多雨的广东,日降雨量超过80毫米就称为大雨;在少雨的陕西延安地区,日降雨量超过30毫米就称为大雨。-降雨量是指从大气落到地面的雨、雪、冰雹等以及水蒸气凝结形成的露、霜等总量,单位为毫米。
3、降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以毫米/分钟或毫米/小时为单位测量。我国气象部门普遍采用的降雨强度标准为小雨12小时内降雨量小于5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雨量小于10毫米。
中雨12小时降雨量5-14-9毫米,或24小时降雨量10-24-9毫米;大雨12小时降雨量15-29-9毫米,或24小时降雨量25-25毫米49-9毫米。各地对大雨的定量标准并不一致,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4、气象一般规定大雨按强度分为大雨12小时降雨量等于或大于30毫米,或24小时降雨量等于或大于50毫米;大暴雨12小时降雨量等于或大于70毫米,或24小时降雨量等于或大于70毫米,或24小时降雨量等于或大于70毫米,或降雨量24小时内等于或大于70毫米且大于100毫米;特大暴雨12小时降雨量等于或大于140毫米,或24小时降雨量等于或大于250毫米
事实上,以毫米为单位的降雨量概念的直接解释是降雨深度。当然,它是指在没有蒸发、渗透、流失的情况下水面上积累的水层的深度。这需要有关部门进行专门测量。
造成降水的因素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气候要素包括温度、降水和阳光。降水是气候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年降水量超过800毫米的地区为湿润地区;年降水量400800毫米的地区为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200400毫米的地区为半干旱地区;降水量低于200毫米的地区为干旱地区。
一个地区降水的分布特征可分为区域分布和季节分布两部分。我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和海洋的热性质存在巨大差异,造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我国夏季降水主要由东南季风带来。东南季风将太平洋的水汽带到我国。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将最先接受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形成丰富的降水。这使其成为我国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
从年降水量的区域分布来看,我国年降水量总体上由东南向西北减少。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深入内陆、远离海洋,年降水量最低。从降水的季节分布来看,我国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此时盛行东南季风,因此我国的气候特征表现为“雨热同期”。冬季,我国盛行来自欧亚大陆内部的西北季风,水汽含量很少,降水也不多。
除了东南季风给我国带来降水外,我国还可以从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中获取水汽。我国西南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较大。例如,西南季风穿过雅鲁藏布江流域,给青藏地区带来温暖湿润的印度洋水汽。高原深处。在我国西北的北疆地区,我们还可以从大西洋和北冰洋获取少量的水汽,使得我国新疆的北疆地区比南疆地区相对湿润。
二、南方和北方哪个地区降水较多?
总体来说,南方降水量多于北方。
与常年相比,北方大部降水偏多,南方大部降水接近常年。其中,东北地区中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中西部、山东中部、安徽东北部、四川中东部、新疆西南部、西藏中西部、海南大部等地降水量为2020。100,与当地降水量偏高12倍;辽宁中部、新疆东南部降水偏少20至50倍;其他地区降水量接近常年。
三、各种气候下的年降水量?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逊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其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年温差小,月平均气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且全年分布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较高,但年温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距离赤道越远,旱季越长,因此降水量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南亚和印度支那地区。其特点是终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气温也在18以上。降水量与风向密切相关。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稀少。夏季,盛行印度洋西南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不止于此。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陆或大陆西海岸。其特点是年平均气温高、年温差大、日温差较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一般小于250毫米,很多地区只有几十毫米,甚至几毫米,降水变率很大,经常连续几年不下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大陆东海岸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气温一般在0以上,夏季炎热,7月平均气温一般在25左右,冬夏风向变化明显,年降水量平均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种气候在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他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多的降水,冬夏干燥湿度相差不大,故称为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6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大陆西海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因而得名。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温暖,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燥,故又称亚热带气候。夏季-气候干燥-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大陆西海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许多-
8、温带季风气候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地区、朝鲜和日本北部以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区。特点是夏暖冬冷,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冬、夏三季。南向北温差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
9、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由于全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量少,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形成大陆中部干旱条件。或半干旱气候;而在大陆北部,由于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凉爽短暂,蒸发量低,降水少,不干燥,形成了特殊的亚北极针叶林气候——
10、极地气候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区、格陵兰岛、北冰洋群岛和南极洲——在大陆边缘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但平均气温最热夏季一个月的气温可达10C。苔藓和地衣是这里的典型植物,因此也被称为苔原气候;格陵兰岛、北冰洋群岛和南极洲的大部分地区常年被冰雪覆盖,最热月平均气温不超过0,因此被称为冰盖气候——
11高山气候可能发生在任何纬度。它的特点是温度和降水的垂直变化。温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在一定海拔范围内,降水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高于此高度,它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