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富士康运行自己的订单流程需要多长时间?
富士康自助下单流程需要半个小时。
富士康的发展历程
2016年2月4日,台湾台北,富士康标志。在全顶级合约制造商中,鸿海/富士康因其规模、销售额和就业人数的快速增长而脱颖而出。鸿海/富士康总部位于台湾,拥有约46,000名员工。中国大陆有30个工业园区。多年来,该公司已将业务扩展至巴西、捷克共和国、匈牙利、印度、日本、墨西哥、斯洛伐克、土耳其、美国和越南。鸿海/富士康拥有超过100万名员工。员工数量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绝大多数员工在台湾和中国大陆。公司不仅拥有大量的装配线工人,还拥有数千名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其他技术工人。研发主要集中在台湾,但该集团在日本、中国和美国也设有研究中心。
1974年,鸿海精工开始在台北郊区土城生产黑白电视机塑料表盘,当时只有少数员工。鸿海/富士康的销售额增长从90年代中期开始加速,1996年至2006年间销售额每两年翻一番以上。1990年代,所有主要合约制造商都受益于电子和通信行业每年两位数的需求快速增长以及品牌不断增加的外包活动和趋势。
到20世纪90年代末,鸿海/富士康仍然是代工制造商中规模最小的,但进入新世纪,它已成为领先者。首先,全手机需求激增。自2007年以来,其主要客户苹果公司越来越受欢迎。到2006年,它已成为世界领先的合约制造商。六年后,它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合同制造商,销售额是全第二大合同制造商伟创力的四倍。其销售额从1998年的12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1,170亿美元。然而,其利润却没有以同样的速度增长。其净利润率从2007年的4-6%下降到2012年的不足2-5%。
鸿海/富士康通过新生产基地的建设和并购不断壮大。它在中国的投资通常是建立生产基地,而兼并、收购和少数股权已成为台湾(以及最近在日本)的首选方法,并且经常用于获取技术和专有技术。
最著名的美国、欧洲、台湾以及越来越多的中国和日本制造商都使用鸿海/富士康的服务。但迄今为止,苹果是其主要客户,占其总收入的40-50%。iPhone和iPad的成功推出为鸿海/富士康产品的增长提供了动力,使其高度依赖苹果产品的成功。同样,苹果的成功取决于鸿海/富士康及时生产和交付产品。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种双赢的关系。尽管如此,苹果现在越来越多地使用其他合同制造商。2011年,台湾华硕成为低成本iPhone供应商,并于2012年开始生产其他苹果产品。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