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路真如铁》是谁的诗?

一、《雄关路真如铁》是谁的诗?

“雄关路真如铁”这句话出自毛主席的诗《忆秦娥娄山关》。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1.原诗


忆沁峨楼山关


西风强劲,天上的大雁在呼唤双辰月。霜晨明月,马蹄声断,号角声响。


雄关漫漫路真如铁,而现在我们又从头越过。自始至终,山如海,夕阳如血。


2.翻译


西风强劲,天空中成群结队的大雁南飞,叽叽喳喳地叫着,地上挂满了霜,天上月亮残了。天将破晓,马蹄声零星而杂乱,军号声低沉低沉。


别说娄山关坚如铁,难以逾越。现在,让我们重拾力量,继续前进。青山像大海的波浪一样起伏,夕阳的颜色是鲜红的,像血的颜色。


3.摘要


《忆秦娥娄山关》是毛主席1935年创作的一首诗,描写了红军铁血长征在娄山关的紧张激烈的场面。通过多年对战争中积累的景物的观察,用景物抒情,景物在情怀之中。从里到外,表达了作者面对失败和困难时的冷静坦荡和博大胸怀。


四、创作背景


《忆秦娥娄山关》诗是毛主席在娄山关战役胜利后写下的。1957年1月首次发表于《诗词》。1935年2月25日凌晨,红军向娄山关挺进,在红花园与贵州军遭遇。傍晚时分,终于控制了这个重要关口,让大军顺利通过。由于这场战斗的重大意义,诗人异常激动,在战斗结束后不久写下此词。


二、中国油画的发展历史?

中国油画从外来艺术发展成为中国画的一个组成部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学习、吸收和成长的过程。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早在400多年前,意大利天主教神父利玛窦等人就来中国传教,把欧洲的油画带到了中国。明万历二十九年


-1601。利玛窦向明神宗朱翊钧赠送的礼物中就有上帝和圣母像。这种细腻逼真的绘画让中国画家感到惊讶,但他们并没有给予很高的艺术评价,也没有中国画家遵循这种画法。到清朝初年,许多擅长油画的欧洲传教士来到中国,在宫廷任职。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意大利人郎世宁、潘廷章,法国人王志成等,他们是中国宫廷第一批外国画家,受委托画了不少油画肖像。乾隆皇帝弘历曾下令宫廷选拔年轻奴隶向外国人学习泰国和西方的绘画技术。现存的满族画家武德的纸上油画山水画,就是这一时期中国画家的油画作品。


鸦片战争后,中外交往比以前更加频繁。更多的西方宗教画和商业画进入中国,西方绘画对中国绘画的影响比以前更加显着。然而,真正掌握西方绘画技法的中国画家直到19世纪末才出现。同治时期,欧洲传教士在上海涂山湾设立孤儿院,向收养的孤儿传授各种技能。里面的画廊教授西方绘画技巧。当孤儿长大离开医院后,他也将自己的油画技艺带到了社会。清末民初活跃在上海的周翔、张宇光、徐永清等人均出自涂山湾孤儿院画廊。与此同时,一些中国文人远赴欧洲各国,亲眼目睹了西欧画家的精美杰作。薛福成的《巴黎油画笔记》被广泛阅读,康有为的《意大利游记》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给予了高度评价。通过他们美丽的诗篇,中国的知识分子第一次了解了另一种与传统中国画完全不同的绘画类型。


1902年,清政府颁布学校章程,采用日本制度。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南京两江师范学校和保定北洋师范学校均设立绘画系和手工系,开设油画班,并聘请外籍教师任教。1909年,周翔在上海创办中西艺术学校和山水画院,教授西洋绘画技法。丁伟、吴世光、刘海粟、张梅荪等人曾在此学习绘画。这是中国学习西方艺术教育的开始。与此同时,许多没有机会接受培训、缺乏油画素材的画家往往从临摹油画开始,用各种替代颜料和油画来画出基本上是中国传统风格的油画。这种情况直到出国学画的年轻人陆续回国才得以改变。


李铁夫,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末第一个出国学习油画的广东画家,1887年来到美国,师从J.S.沙金。他用作品金和卖画收入资助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最早赴日学习绘画的李叔同于1910年回国,随即在天津、杭州、南京等地从事美术教学工作。他开创了石膏模型和人体素描的先河,并在学校组织外国绘画研究小组。1911年辛亥革命后,越来越多的人出国学习绘画,目的地主要是欧洲、美国和日本。较早赴欧洲作画的有李一石、冯刚白、吴法鼎、李超实、方君弼等,后来的有林风眠、徐悲鸿、潘玉良、周碧初、庞勋、颜文。常书鸿、卢四白、吴作人、唐一和、周方白、吴大羽等。继李叔同之后,留日者还有王月之、徐敦古、陈抱一、胡根田、于继凡、王继元、关梁、徐行知、倪一德、韦天林、王式廓等。20世纪40年代,吴冠中、刘文清等人赴法国学习绘画。


当中国学生初到西欧时,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已经在画坛占据了稳固的地位。尽管学术古典主义也有支持者,但其影响力逐渐衰落。在日本,以黑田清手为代表的新画家以印象派的艺术理念改变了日本美术教育的内容。由于日本不像法国那样有深厚的油画艺术传统,所以在日本留学的学生在艺术上普遍倾向于追随印象派之后的各个流派。留欧的李一石、吴法鼎、李朝石、徐悲鸿、颜文、常书鸿等人提倡古典写实主义艺术。留学生回国后,通常以艺术教学为职业,通过学校传播艺术理念和绘画技巧。


1912年,刘海粟、吴世光创办上海绘画艺术专科学校,1919年更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这是中国正规美术学校的开端。紧接着,中国第一所国立艺术学校——北京艺术学校、第一所高等艺术学院国家艺术学院,以及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私立苏州艺术学院、私立武昌艺术学院,一切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已确立的。这些学校相继开设了油画课程,成为油画艺术发展的基地。著名油画家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颜文等曾主持过这些学校的教学。他们不同的艺术理念使得这些流派的油画教学各具特色。徐悲鸿20年代初在巴黎美术学院学习绘画,接受学院派绘画训练。他推崇扎实的素描基础和严谨的油画造型技巧。20世纪20年代,林风眠在法国第戎和巴黎的艺术学校学习绘画。他受到学院派绘画的影响,也吸收了印象派和野兽派的艺术影响。因此,他非常注重情感和个性的表达,追求东西方艺术的精神。融合与平衡。刘海粟在20世纪20年代前往日本和西欧考察美术教育,最喜欢的是后印象派绘画大师。但他在艺术创作和教学活动中却有着包容的态度。他对世界绘画潮流的敏锐洞察力和开拓精神也十分突出。


在20世纪20年代和1930年代,具有相似艺术兴趣的画家组成了各种社团。成立较早的东方画社、天马社、晨光艺术社虽然都是以油画家为骨干,但活动内容却不拘一格。20世纪30年代庞勋等人创立的觉澜社,提倡和引进西方现代绘画;由留日学生组织的中国独立艺术协会推广超现实主义绘画。由于这些艺术协会的活动集中在上海的一个角落,活动时间较短,未能发展成为有影响力的艺术院校。但可以看出,中国油画家看待西方现代绘画的态度是存在矛盾的。1929年初第一次全国美展期间,徐悲鸿与徐志摩关于西方现代画家评价的争论,就是这一矛盾的突出体现。徐悲鸿痛斥某些印象派、野兽派画家的画作,称雷诺阿、塞尚、马蒂斯的作品为“无耻之作”。徐志摩奋起维护,争取新派画家的艺术地位和作品价值。从当时从事油画的画家来看,学习印象派后的各流派画家较多,而学习古典油画的画家较少,真正掌握古典油画技法的画家更是凤毛麟角。抗战爆发后,油画家以绘画为武器和工具,参与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不同艺术观点的画家在这些活动中实现了思想和情感的统一,漂泊的生活使他们体验到了常人的悲欢离合。深入大后方和西北、西南边疆,给中国油画家的艺术赋予了新的情感色,为新的艺术突破积蓄了力量。同时,新派绘画,如胡一川的《解放枷锁》、莫朴的《入党誓词》、艾忠信的《红军翻过雪山》等作品,与当时的油画有很大不同。20世纪30年代和1940年代,显示出油画家个人风格的重要性。改变。


20世纪50年代,国家分批选派留学生到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学习美术。同时聘请苏联画家和罗马尼亚画家分别到北京和杭州任教。全山石、肖峰、李天祥、郭绍刚、张华清、林刚等人都曾留学苏联。冯发、王德伟、秦正、高虹、何孔德、王六秋、于长工、侯一民、靳尚谊、詹建军等人曾在苏联画家教授的油画培训班学习。学习苏联绘画对中国现代油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57-1958年前后,极左思潮使蓬勃发展的油画艺术遭受严重挫折。20世纪60年代初,文艺政策调整,油画创作得到恢复和发展。在油画教学方面,罗公柳主持的油画研究班以及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吴作人、董希文、罗公柳三个工作室的开设,使油画教学充满了活力。活力。几年之内,人才和作品都产生了。堪称新中国成立前30年油画艺术的巅峰。《毛主席在井冈山》——罗工柳、《东渡黄河》——艾忠信、《西藏小品团与长征》、《刘少奇与安源矿工》、《决战前夕》、《进攻前》、《延安火炬》、《狱中斗争》、《宁死不屈》、《英特纳雄尼尔必须实现》、《毛主席在十二月会议上》、《五位英雄》《琅琊山》——詹建军、《延河》《边陲》、《三千里河山》、《急流勇进》、《黄金季节》——朱乃正、《罪孽的试炼》……这些熟悉的作品,我们可以察觉到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高亢激昂的英雄主义精神,对海洋与肆意的表达,在20世纪50年代曾被忽视甚至被误解的风景与静物,也有了自己的特色。20世纪60年代初短暂繁荣的画家,如颜文、吕斯白、常书鸿、韦天林、余本、李瑞年、吴冠中等,都创作出了优秀的作品。


1964年以后,“左”倾思潮日益影响油画的发展。从推行“三结合”创作方式到全面批判文艺界的“黑线专制”,正常的油画创作活动几乎完全停止。随之而来的是对生活和情感的篡改,以及对人格崇拜的狂热和笨拙的渲染。全国各地出现数万幅领导人油画肖像。除了复制某些模特肖像外,这些肖像都是从照片中复制的。画这种油画的人数和油画题材的单一性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后来出现了表现所谓革命英雄高大全面形象的油画。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1978年以后,中国油画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画家和观众对虚假和粉饰的厌恶,以及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开辟了油画创作的新境界。有的画家以深沉、庄重的风格对当代生活进行历史考察;有的画家用诗人的视角来表达美好的心灵和美好的意境。《1968月雪》、《抹不去的记忆》、《多事之年》、《红烛颂》、《蒋王朝的没落》、《高原之歌》、《春秋果实》、《塔吉克》《新娘》、《钢水》、《迎新娘》——鄂桂君……这些作品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反响和共鸣。中年画家罗尔纯、托木斯、曹大力等人在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个性化的表现方式的探索中,表现出油画家对绘画形式的理解和对“父亲”——罗中立的关注。而《西藏系列》在创作思维上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和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一大批新青年画家以全新的视角观察生活和艺术,他们广泛吸收了形式和艺术。吸收西方现代绘画理念,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实验。中国油画界长期以来存在的作品单调、外观较差的缺点正在得到纠正。从画家、作品和观众的关系来看,油画已经成为能够表达中国人的心理和情感、能够被中国人充分理解的中国艺术。


三、召回秦峨庐山关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忆秦娥楼山关》是现代革命家、文学家于1935年所作的一首诗。此词上半部描写风景,下半部抒情。它从内到外勾勒出一场雄伟的冬夜行军。描绘了红军长征娄山关时紧张激烈的场面,表达了作者面对失败和困难时的冷静和从容。宽容和宽广的胸怀。全诗情感充沛,情感里有风景。情景交融,水奶相融。篇幅虽短,却雄伟悲壮,气势如虹,寥寥几笔,“分量”厚重,就像一幅大师所写的简单画作。


忆沁峨楼山关


西风强劲,


天上的大雁叫双辰月。


霜晨月,


马蹄声断断续续,


喇叭声响起(y,


雄关长关真如铁,


现在我们从头开始。


从一开始就跨越,


苍山如海,


夕阳如血。


四、海洋世界的简单图怎么画?


长征的路线图简笔画和《雄关路真如铁》是谁的诗?这类相关内容,本文已经解完毕,希望对诸位网友有所帮助。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