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实行哪些就业政策?
一是通过保护市场主体保就业。在疫情防控条件下,推动企业复工达产。加快落实退税、减税降费、缓缴社保费等企业纾困政策,加大降本力度,加强对制造业的定向支持,联系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一步减轻商业户负担,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保住饭碗。
“推动创新创业创造就业。清理取消就业创业的不合理,进一步增强双创示范基地的引领作用和服务能力,深入开展创业就业示范行动。继续组织开展系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周活动,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能力,加强返乡创业园区等建设,鼓励返乡创业,支持灵活就业多渠道。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不断释放创新创业动能。”孟伟说。
瞄准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孟伟表示,要落实好国务院办公厅刚刚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通知》精神,鼓励地方政府出台更多扶持政策。深入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建设,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以工代赈,拓宽农民就地就业渠道。
“通过人才培养强化就业支撑。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持续支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和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加大支持力度将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和推动高质量产业培训结合起来,推动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共建共享,助力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和实训。”孟伟说。
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疫情不可抗力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新型冠状病疫情影响下企业用工题的通知提到了疫情期间不可抗力的法律规定。具体内容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因不可抗力,用人单位不能按照劳动合同提供劳动的,可以根据劳动者的要求不支付工资。但用人单位应当及时通知劳动者,并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的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劳动合同的,甲方、乙方均不承担违约责任。但当事人应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对方可能遭受的损失,并在事后尽量恢复原状,或达成其他协议。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因COVID-19疫情等不可抗力而无法按照劳动合同规定提供劳动的,可以不支付工资,但必须及时通知劳动者并支付工资。工资的80%归雇员。若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甲、乙双方均不承担违约责任,但应及时通知对方,减少对方可能遭受的损失,并尽力恢复原状。之后尽可能多地进行,或者达成其他协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法律规定的具体适用,需要根据具体疫情情况和企业实际用工情况判断和处理。如果遇到就业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人士或相关部门,以获得更好的解决方案。
今天关于疫情期间国家稳就业保就业和国家实行哪些就业政策?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记得收藏并关注本站。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