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株出现!“三阳”来了?新冠十

对于一些网友们想知道的新株出现!“三阳”来了?新冠十和一些关于北京一菜市场疫情的话题,本文有详细的解,希望能帮助到各位。

资料图工作人员正在做疫苗接种的准备工作。中新网编辑韩冰摄

COVID-19大流行似乎已经过去,但病从未消失。据中新社8月17日报道,近日,“三阳开始陆续出现患有COVID-19的人”成为热搜话题。与此同时,全多地新冠病变种EG5感染病例呈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WHO)上周将其列为“需要关注的突变菌株”。

距离“二阳”巅峰还不到三个月,“三阳”真的到来了吗?有什么症状?目前我国主要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株是什么?新菌株的出现会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让我们一一回这些题。

题1

目前我国主要流行株有哪些?

据新华社8月19日报道,小编从国家疾控局获悉,我国监测结果显示,新型冠状病流行株中EG5突变株比例呈上升趋势,从4月的06增加到8月的716。目前,它已在我国大部分省份占据主导地位,并且未来可能会继续保持这一趋势。我国今年4月至6月经历了OmicronXBB系列突变株的流行,已建立的群体免疫对同样属于OmicronXBB亚支的EG5突变株仍具有免疫保护作用。近期,全国COVID-19疫情总体处于低位,呈波浪式蔓延。疫情对各地医疗系统压力较小,短期内不会出现大规模疫情。

题2

新型冠状病EG5突变株是什么?

EG5突变株是新型冠状病OmicronXBB192的一个亚分支,于2023年2月17日在印度尼西亚首次发现。7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监测中的突变株”,8月9日,将其调整为“关注突变株”,以加强全对EG5变异株特征和公共卫生风险的评估。目前,全共有3种新冠病株被归类为VOI。除了EG5变体之外,还有XBB15变体和XBB116变体。这三种病株均属于XBB变种系列。

题3

EG5突变株的生物学特性有何变化?

EG5突变株在全流行株中所占比例快速增长,表现出更强的传播优势。国内外研究表明,EG5突变株的流行优势主要在于其免疫逃避能力增强,而前期感染产生的针对EG5突变株的中和抗体的中和能力有所降低。

我国监测数据显示,EG5变异株感染者与其他XBB亚系感染者临床分型无显着差异。最近,在一些EG5突变株流行的国家,住院病例有所增加,但尚未有因感染EG5突变株而导致疾病严重程度增加的报道。世界卫生组织8月9日评估认为,EG5突变株表现出增强的传播能力和免疫逃避能力,但没有发现其致病性发生显着变化的证据,也没有导致全公共卫生风险显着增加。根据现有证据,EG5变异体的全风险水平被评估为低风险。

题4

EG5变体的全流行率是多少?

5月以来,EG5突变株在全流行株中所占比例快速上升。截至8月17日,全至少52个国家或地区检测到EG5突变株。从各大洲疫情情况来看,除非洲上传序列数量相对较低外,亚洲、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EG5突变株比例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题5

“三阳”来袭了吗?

8月15日,北京的赵女士醒来后感觉全身疼痛、咳嗽、喉咙痛。接受抗原检测后,她明白自己又“呈阳性”了。这是她继去年12月和今年5月之后第三次感染新冠病。“症状比第一次轻,和第二次几乎一样,体温也没有超过38。”赵女士说。

北京市卫健委最新发布的2023年第32周疫情周报显示,北京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数较上周有所增加,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报告病例数居首位。社交媒体上,“三阳”话题也引发广泛讨论。

国家传染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8月份,该院门诊每天约有5名发热门诊患者被确诊为COVID-19。与之前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增加。并且以“两阳”病例为主,目前深圳市“三阳”病例较少,且在年龄等方面与“两阳”患者群体没有显着差异。

题6

没过多久,又变成“阳”了?

有网友认为,“三阳”与“二阳”的间隔越来越短,甚至在“二阳”之后不到一个月就会出现“三阳”。这可能吗?

国家传染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认为,“三阳”目前尚无统一的判断标准。一般“二阳”和“三阳”的时间间隔在3个月以上。需要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如果再次出现与新型冠状病相关的明显呼吸道感染症状,将考虑“三阳性”的可能。

他表示,新型冠状病感染后,病可以在体内持续一段时间,即使3个月内症状消失,也可能会发现核酸检测呈阳性。人体内的病数量和症状有波动,会有阴阳时期。

“‘两阳’后不到一个月,又发现新冠病核酸阴性又呈阳性,这种情况通常是上次病残留,而不是重复感染。”卢鸿舟说道。

题7

反复感染会影响免疫系统吗?

对于“反复感染是否会破坏免疫系统、症状是否会更加严重”的题,卢洪洲表示,新冠病传染性极强,感染后抗体自然会衰减。没有绝对保护性的新冠病疫苗。基本上每年都会有大部分人被感染。1至3次。但对于免疫力正常的人来说,新型冠状病感染导致重症肺炎或器官损伤的风险很低,无需担心“二阳”、“三阳”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他还强调,要关注基础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症患者、糖尿病患者以及心、肺、肾等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再次感染并引发重症肺炎等疾病的住院患者大多来自这群人。

题8

我们是否需要警惕新冠病变异EG5?

卢洪洲表示,虽然新冠病抗体的产生自然会减弱,无论是自然免疫还是疫苗被动免疫,但只要新冠病变异没有完全脱离Omicron分支,人体就会产生交叉免疫。记忆。当人体遇到EG5新冠病时,反应会更快,产生抗体。

他建议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患有基础症疾病的人,应每年定期接种COVID-19疫苗。疫苗接种策略包括鼻喷雾疫苗和皮下注射疫苗的联合免疫,以及联合原株、Alpha、Delta、Omicron株等多价新冠病联合疫苗。健康的非重点人群不需要频繁接种疫苗。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种将形成强大的免疫屏障。

题9

11月会出现新一波疫情高峰吗?

据中国疾控中心显示,7月份全国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和COVID-19重症病例数均呈现波动下降趋势。有人说,根据免疫周期,下一波新冠疫情可能出现在11月。

卢洪洲表示,COVID-19感染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5至6个月会出现一个小高峰,但总体来说,高峰波会越来越小,对国家整体疫情防控不会产生影响。

题10

公众如何保护自己?

与预防其他新型冠状病Omicron变异株感染一样,公众应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作息规律,保持家居清洁,勤开窗通风,科学锻炼,保证饮食健康,并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建议公众,特别是老年人、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等重症高危人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前往人员密集的室内公共场所时,做好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

数据来源新华社、中国新闻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新闻微信公众号、中央广播电视网

编辑吴忠兰

审稿人冯飞

对于新株出现!“三阳”来了?新冠十的这类相关题,本篇文章就关于北京一菜市场疫情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解,谢谢大家的支持!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