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子—西马与东马原住民的差异

关于一些大地之子—西马与东马原住民的差异和东马和西马哪个气候好些的案,不少人都是想了解的,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吧!

马来西亚西马来人称原住民为“OrangAsli”。Asli一词源自阿拉伯语,意思是起源“asal”。因此,生活在西马的原住民可以说是马来半岛的起源。种族;东马称原住民为“Bumiputera”,源自梵文,意思是大地之子。

马来西亚有约80种土著民族,分布在半岛和东马。

虽然马来西亚是一个多种族社会,但人们似乎并不完全了解每个种族。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马来西亚有三大种族,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原住民……”。原住民就如政府表格上种族栏里的“其他”一样,是那么笼统和模糊。

半岛原住民

马来半岛上有三大原住民群体,即尼格利陀人、塞诺斯人和原始马来人。每个民族又有6个支系,共有18个民族。

由于人数很少,不到总人口的百分之一,大部分仍与外界隔绝,马来西亚教科书上也没有详细记录。因此,西马人民对半岛原住民的了解并不比沙巴和砂拉越的原住民多。他们的存在似乎已经被人们遗忘了,尽管他们比任何其他种族都更早地生活在马来西亚这片土地上。

西马最大的原住民是塞诺族,而在特温族、加哈族、马梅利族、塞莫贝利族和特米亚族六个族群中,最大的族群是萨迈族。塞诺族主要居住在中央山脉高地,过着半游牧生活。

半岛上最小的原住民是尼格利托人,其六个小支系加起来不到5000人。然而,他们是最早的居民,大约一万年前就已经生活在马来西亚半岛的丛林中。尼格利托人(Negritos)或塞芒人(Semangpeople),又称“矮黑人”,可能是东南亚最早的原住民。

半岛原住民中最弱势的群体是居住在西马南半部浅山地区的原始马来人。也昆族是南方最大的原始马来族群。他们原本分散居住在南部热带雨林中。后来,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被政府要求迁徙到星楼云冰国家公园的白达村。第二大原始马来人群体是Temuang部落。他们生活在森美兰州的雪兰莪州和柔佛州地区,处于母系社会。

沙巴和砂拉越的原住民

婆罗洲是世界第三大岛,拥有大小民族多达300个。仅在沙巴和砂拉越,就有超过60个原住民讲不同的语言。沙巴最大的民族是卡达山杜顺族,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余为巴瑶族、莫鲁特族、龙格斯族、伦达伊族、文莱族等;砂拉越最大的族群是达雅族,占总人口428人,此外还有梅拉诺族,以及被归类为“乌鲁人”的少数民族,包括卡扬族、肯尼亚族、本南族、普南族、武吉族、拉哈南族、以及NongpaBay、Bisayan等。

砂拉越曾经有50多个少数民族,但现在已经减少到27个少数民族。许多极少数的人已经随着时代的流逝而消失了。图中的Ukit人只剩下600人,加里曼丹也只剩下一栋Ukit长屋。东马原住民的处境与西马有很大不同。原住民不一定是“少数民族”,异族通婚在这里很常见。

沙巴和砂拉越的通婚率是马来西亚最高的,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混血孩子。华人、马来人和原住民结婚很常见,早在英国殖民时代之前就已经存在多族裔家庭。这里的常态是,长得像中国人,却自称是原住民,只会说原住民语言,或者是皮肤黝黑、轮廓深邃的混血儿,长得像原住民,但说着流利的中文,却不会说中文。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在沙巴,华人祖先的后裔与以下三个沙巴原住民,即卡达山人、杜顺人或穆律人,被称为“华甲”。他们有中国姓氏,并保持中国人庆祝农历新年。风俗习惯,但日常生活中他们说的是当地的原住民语言,有点像马来半岛的峇峇娘惹。与砂拉越的混血后裔不同,花甲族在宪法中拥有特殊的权益,他们也把每年的11月11日定为“花甲日”。

沙巴最大的原住民卡达山族和杜顺族由于文化和语言相似而合而为一。不过卡达山住在城里,而独顺住在郊区。图为沙巴州立博物馆馆长、卡达山杜顺文化协会妇女理事会主席乔安娜基廷甘与卡达山杜顺神父合影。

沙巴和砂拉越两个大州的原住民大部分已融入社会并皈依基督教或天主教。除内陆山区的少数民族,或老一代原住民外,仍保持着万物有灵论和祖先神灵的多神信仰。他们传统信仰的传承可以从丰收节的仪式上了解仍然保持传统信仰的原住民会进行神圣的祭祀仪式,无论是祭祖还是神祭。

以种植水稻为生的原住民,如砂拉越的伊班族和比达友部落,或沙巴的卡达山部落,都会在丰收节期间向稻神和河神进行感恩祭。沙巴原住民在五月初水稻收割时庆祝丰收节“TadauKaamatan”,而砂拉越原住民则在六月庆祝丰收节“GawaiDayak”。依靠海洋为生的原住民,如马拉诺人,每年都会举行海洋节。

砂拉越的达雅克丰收节对于原住民来说是一个大日子。五月至六月,各民族举行传统祭祀活动,感谢丰收之神,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图为卡扬人的丰收节“DoLedoh”。

马来半岛原住民的丰收节被称为“芒果节”,于每年8月2日水果丰收的季节庆祝。当红毛丹、山竹、榴莲丰收的时候,原住民村里的大人和小孩都会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戴上编织的草帽,聚集在一起吃水果。

雪兰莪客来岛的马梅利部落以精美的木雕面具而闻名,每个面具都有自己的神话。每逢节日,特别是“祖先节”,他们都会戴上面具,举行祭祀活动。

对于居住在雪兰莪州凯利岛的马梅利人来说,他们的祖先日就是海洋节。每年二月到三月,凯利岛上信仰不同神的五个部落都会各自选择不同的日子来祭祀祖先。海洋节这天,男女老少都会戴着精致的面具,来到海边唱歌、跳舞、祈祷。

注部分信息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目的是传达更多信息。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对于大地之子—西马与东马原住民的差异的相关内容,以及东马和西马哪个气候好些的详细信息,今天就解到这儿了,希望对各位网友有所帮助。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