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有些人都很想知道高中地理——重点、难点解析(时区、气候、天气系统)和锋面和气旋天气原理的一些话题,但是又不知道是真假,小编为你详细的解说吧!
高中地理分为必修课I、II、III及其他选修课教材。其中,最难学、高考最考验的就是一中的四个必修部分时区、气候、天气系统。
时区
当地时间的计算
原理地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体,不断自西向东自转。因此,阳光只能照射地的一侧。因此,有白天和黑夜,也有不同的区域。小时。例如,北京是中午,乌鲁木齐是早上。
定义地每360自转一周,地一天自转一周正好24小时。因此,可以发现每小时对应15,定义为一个时区。即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向东、向西每15划分一个时区。世界分为24个时区。每个区间为一个时区,时间间隔为1小时;每个经度间隔1,时间间隔4分钟。
计算技巧东加西减。即计算某个参考点以东的地方时,用加法;计算它西边的地方时,用减法。
图1全24个时区分布图
日期
世界上有两条日期界限自然日期变更线和日期变更线。
1)自然日期变更线指0:00对应的经度,即当时间经过0:00时,进入新的一天。
2)日期变更线指经线180附近。由西向东跨越日期变更线时,日期将减一天;从东向西穿越时,日期会增加一天。例如,如果一架飞机从东十二区起飞,当天到达西十二区,则飞机上乘客的日期将更改为9月8日。
图2日期变更线示意图
气候
世界各地分布着14种主要气候,大致围绕赤道对称。气候的分布主要取决于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
其中,1)低纬度赤道低压带和中高纬度副极地低压带气候相对湿润;而中纬度副热带高压带气候相对干燥炎热。2)沿海地区气候湿润;而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因此气候较为干燥。3)迎风坡能提升水汽,使水汽凝结形成云引起降雨,因此空气更加湿润;而在背风坡上,由于“焚风”的影响,空气变得干燥。4)暖流会将潮湿的水蒸气带到海岸,因此可以增加温度和湿度;而寒流则来自高纬度地区,对沿海气候有降温、除湿的作用。
图3气候与洋流分布图
天气系统
天气系统主要有四种类型气旋、反气旋、冷锋和暖锋。其中,1)气旋为低压中心,常带来降水;2)反气旋为高压中心,往往对应晴朗天气;3)冷锋是比暖气团更强的冷气团,形成锋后雨;4)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常形成锋雨。
图4冷锋与暖锋的区别
气旋、冷锋、暖锋结合在一起,就会形成高考地理中经常出现的“锋面气旋”。锋面气旋有四个主要规律1)高纬度冷气团,低纬度暖气团;2)左边是冷锋,右边是暖锋;3)北半逆时针旋转,南半顺时针旋转;4)冷锋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后,而暖锋则在锋前。
图5锋面气旋示意图
一般来说,必修科目1是高中地理中最难的部分。其中,高考中出现次数最多、得分最高的就是时区、气候和天气系统。学生在记忆这些关键知识时,不应该死记硬背,而应该结合图片找出各个时区、各个气候的分布位置,利用二维图像促进更深层次的记忆。
本文主要讲解关于高中地理——重点、难点解析(时区、气候、天气系统)和锋面和气旋天气原理的相关热议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各位。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