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城市地区的降雨量比郊区多?

一、为什么城市地区的降雨量比郊区多?

城市降雨量多于郊区的原因有以下三个


一是城市热岛效应。热岛效应会加剧空气的对流运动,将地面附近的潮湿空气带到高空,并在高空凝结成雨滴,从而更容易出现阵雨。例如,1951年6月22日,英国雷丁市,由于热岛效应,空气上下对流运动强烈发展,引发阵雨。当天市区日降雨量为35-5毫米,郊区仅为2-5毫米。1975年8月14日中午,英国伦敦,由于“热岛”的存在,暴雨袭击了该市,日降雨量高达169毫米,而全市仅下了5毫米小雨。郊区。上述事实表明,“热岛”可以加强对流,对流可以增加城市降雨量。


二是城市壁垒效应。也就是说,一方面,当潮湿的空气流入城市时,城市中成排的建筑物会阻碍流动的空气继续前进,引起和加剧空气的向上运动,增加城市降雨量。另一方面,城市降水会造成“天气系统”——静止锋等停止,延长降雨持续时间,从而增加城市降雨量。例如,1980年6月10日,静止战线在上海被封锁。市区降水量35-4毫米,市区降水量23-3毫米。城市降水量比郊区多12-1毫米。


三是城市凝结核心效应。由于城市的烟尘远多于郊区,因此城市大气中能凝结成雨滴的凝核也远多于郊区。这也是城市多雨的原因。


此外,有科学家认为,城市不仅下雨量比郊区多,而且雨量也比郊区更大。例如,1939年9月4日,美国华盛顿下了113毫米的大雨,但郊区只有46毫米;1970年7月9日,华盛顿市区下了125毫米的大雨,但郊区仅降了25毫米。又如,1969年8月5日,上海市区出现204毫米的大暴雨,而郊区降雨量在30毫米以下。由于城区强降雨频繁,对居民生活和工厂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如何快速排出城市地区的暴雨是城市规划设计工程师关心的一大题。


二、为什么郊区的雨比城市多?

先说结论吧。郊区降水量多于城市的原因如下。建筑物和汽车的高密度造成热岛效应,使城市的温度高于郊区。这导致城市在热循环下气温较高。在郊区,郊区的降水条件更为丰富,使得郊区的降水量普遍比城市多得多。


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是地下水补给的两个来源。从时空分布来看,有以下不同的空间分布。大气降水为平面补给,范围广泛、均匀;地表水可以看作是局部补给的线性补给。地表水体周围。


从时间上看,大气降水持续时间有限,而地表水持续时间较长或频繁。大气降水是指从天空云层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如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水的条件是在一定温度下,当空气不能再容纳更多的水蒸气时,就变成饱和空气。


如果空气饱和时温度下降,空气中不能容纳的水蒸气就会粘附在空气中主要是灰尘的凝结核上,形成微小的水滴,——云和雾。


云中的小水滴相互碰撞、融合,体积逐渐增大,落到地面上,形成雨、雪、冰雹等。


地表水是指陆地表面动水和静态水的总称,也称“陆地水”,包括各种液体和固体水体,主要有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冰盖等。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三、与郊区相比,工业城市中心降水的影响如何?

工业城区中心区降水量多于郊区。这称为热岛效应。原因是市中心人口密集,高楼林立,阻挡了空气流通,因此降水较多。


四、上海和哈尔滨秋季降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上海与哈尔滨秋季降水量差异主要归因于以下原因


地理位置上海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哈尔滨位于中国东北内陆地区。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影响两地的气候系统和气象条件不同。上海靠近海洋,受海洋性气候影响,而哈尔滨地处内陆,受大陆性气候影响。


大气环流系统秋季降水分布与大气环流系统密切相关。上海受季风影响,常受暖湿气流影响,导致降水较多。哈尔滨地处西伯利亚高压控制范围内,常受冷干气流影响,导致降水偏少。


气象条件降水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上海秋季常受台风或副热带气旋影响,造成大范围降水。另一方面,哈尔滨的秋季通常较为干燥,降水量相对较少。


地面特征上海周边地区水资源丰富,有海洋、河流、湖泊等。这些水体的存在会增加降水的机会。相比之下,哈尔滨周边地区水资源相对较少,地势较高,水体蒸发和蓄水不足,导致降水量偏少。


这些原因共同导致了上海和哈尔滨秋季降水量的差异。应当指出的是,气候和天气现象具有一定的变异性,导致年际或季节差异。具体气象数据和降水情况,建议参考专业机构的相关气象数据和信息进行详细查询。


今天关于城市降水时间比郊区和一些为什么城市地区的降雨量比郊区多?的话题就讲解完成了,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本站。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