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通报」明天起我国主雨带将北移华北、东北等地降雨逐渐增多

***次数71634855已用完,请联系开发者***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未来一周我国天气格局较为复杂,暴雨、高温、台风等多种灾害性天气轮番上阵。天气实况监测显示,昨日,强降雨出现在四川盆地、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山东泰安、济宁、临沂局地遭遇特大暴雨;午后至夜间时段,华北、内蒙古等地对流发展旺盛,部分地区出现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预计今天白天至夜间,山东东部和南部、苏皖北部、四川盆地西部、川西高原南部、云南西部、海南岛东部、广东南部沿海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山东半岛、江苏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内蒙古西部、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东部、黄淮、江淮等地部分地区多强对流天气,吉林南部、辽宁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10级以上雷暴大风,最大风力可达11级以上。中央气象台20日早晨继续发布暴雨预警和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21日起,我国主雨带较前期有所北抬,华北、东北等地的降雨逐渐增多,其中21-23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东部、东北地区及四川盆地西部等地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建议上述地区的公众及时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避免在强降雨集中时段前往山区、河谷等灾害易发区。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个台风生成,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进入7月下旬,洋面热带系统趋于活跃,目前,在我国南海和菲律宾以东洋面各有一个热带低压活动,预计,两个热带低压可能于未来24小时内分别加强为今年的第3、4号台风。其中,位于南海的热带系统距离我国华南地区较近,并将于21日夜间在海南岛东部到广东西部一带沿海登陆,登陆时强度可达热带风暴级;预计20-23日,该低压系统将给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带来明显风雨影响,请上述地区公众提前做好防范,密切关注台风动态。另外,未来三天,南方高温势力继续增强,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重庆等地最高气温可达37℃以上,局地可达40℃以上。请公众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出行注意做好防晒、勤补水,谨防中暑和热射病的发生。

一、为什么寒潮会伴随大风雨雪天气?

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群众习惯把寒潮称为寒流。所谓寒潮,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  标准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10摄氏度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5摄氏度以下,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从中国往北去,就是蒙古国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西伯利亚是气候很冷的地方,再往北去,就到了地最北的地区——北极了。那里比西伯利亚地区更冷,寒冷期更长。影响中国的寒潮就是从那些地方形成的。  位于高纬度的北极地区和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一带地方,一年到头受太阳光的斜射,地面接受太阳光的热量很少。尤其是到了冬天,太阳光线南移,北半太阳光照射的角度越来越小,因此,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热量也越来越少,地表面的温度变得很低。在冬季北冰洋地区,气温经常在-20℃以下,最低时可到-60℃——-70℃。1月份的平均气温常在-40℃以下。  在北极地区由于太阳光照弱,地面和大气获得热量少,常年冰天雪地。到了冬天,太阳光的直射位置越过赤道,到达南半,北极地区的寒冷程度更加增强,范围扩大,气温一般都在零下40℃—50℃以下。范围很大的冷气团聚集到一定程度,在适宜的高空大气环流作用下,就会大规模向南入侵,形成寒潮天气。  由于北极和西伯利亚一带的气温很低,大气的密度就要大大增加,空气不断收缩下沉,使气压增高,这样,便形成一个势力强大、深厚宽广的冷高压气团。当这个冷性高压势力增强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像决了堤的海潮一样,一泻千里,汹涌澎湃地向中国袭来,这就是寒潮。  每一次寒潮爆发后,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就要减少一部分,气压也随之降低。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冷空气又重新聚集堆积起来,孕育着一次新的寒潮的爆发。  寒潮的形成过程  短期  寒潮的短中期天气过程分为三大类  -1、小槽发展型-2、低槽东移型-3、横槽-转竖、型  小槽发展型  实质是通过不稳定小槽、小脊发展,把从大西洋到东西伯利亚的大倒Ω流型演变为东亚倒Ω流型的过程,引导新地岛以西冷空气南下,取西北路径经西伯利亚、蒙古入侵中国。  低槽东移型  欧洲小槽东移过程中,有来自北方的新鲜冷空气并入,使小槽发展,导致寒潮过程。低槽东移型寒潮要注意两股冷空气合并。  横槽-转竖、型  东亚倒Ω流型建立时,极涡向西伸出一个东-西走向槽,槽前后是偏北风-340°-20°、与偏西风-300°-250°、的切变。  中期  中期过程是寒潮爆发前的大的环流背景。包括a、倒“Ω”流型b、极涡偏心型c、大型槽脊东移型。  倒Ω流演变特征  a、初始阶段两个大洋北部脊向极地发展,极涡一分为二,分别移到东、西两半,-或极涡偏于东半、,则东半为两个大洋脊挟持一个大极涡,形成大倒Ω流型  b、酝酿阶段大倒Ω流型向亚洲地区收缩,形成东亚地区倒Ω流型,亚洲极涡加强并南压,极涡底部锋区加强,锋区上常有长波发展或横槽缓慢南压,形成强冷空气酝酿形势。  c、爆发阶段中纬度长波急速发展,或横槽转竖、或横槽南压,引导冷空气侵袭中国。最后东亚大槽加深重建,过程结束。  中期预报系统  东亚倒Ω流型的建立主要是乌拉尔山和鄂霍次克海两个地区有高压脊向极区发展,并在北冰洋形成反气旋打通而形成。预报员常把乌拉尔山的高压脊作为预报寒潮和强冷空气的关键系统。综上所述,寒潮中期预报的关键系统应是两个大洋上的暖性高压脊。  寒潮的主要特点  寒潮的爆发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具有不同的特点在西北沙漠和黄土高原,表现为大风少雪,极易引发沙尘暴天气;在内蒙古草原则为大风、吹雪和低温天气;在华北、黄淮地区,寒潮袭来常常风雪交加;在东北表现为更猛烈的大风、大雪,降雪量为全国之冠;在江南常伴随着寒风苦雨。

二、什么时候来第三波冷空气?

冷空气的活动规律和强度往往受到多种气象因素的影响,包括大气压、风向、湿度等,因此很难准确预测第三波冷空气的具体到来时间。根据中央气象台的报道,我国曾经经历过今冬第三波寒潮,那是在2024年2月19日至23日之间,自西北向东南有一次大风降温天气过程,大部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6~10℃,局地降温超过14℃。然而,这只是一个历史事件的描述,并不能作为预测未来冷空气活动的依据。冷空气的活动和强度每年都会有所不同,因此无法准确预测未来的第三波冷空气何时会到来。建议关注当地的气象预报和气象部门发布的相关信息,以获取最准确和最新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同时,也可以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出行计划,以应对可能的天气变化。

三、为什么华北地区经常大风?

华北平原春季多大风因为升温快,与蒙古与西伯利亚的温差增大,高低气压变换频繁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