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风术”还是巧合?为何台风每次吹向中国,大多拐弯直冲日本?

总是有不少人都想知道“控风术”还是巧合?为何台风每次吹向中国,大多拐弯直冲日本?和台风路径为什么转向的题,但却又不很了解,那么让小编为你详细的解说吧!

阅读本文之前,请先点击红色“关注”按钮,这不仅方便您的讨论和分享,还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每年夏秋两季,东亚地区都会发生台风。暴风雨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对台风天气的观测中,发现不少台风在我国沿海地区即将登陆时突然刹车转向日本和韩国。

这一现象引起了中日韩网友的热议。有国内网友称妈祖出现,而国外网友则认为中国有“御风术”。

那么台风总是选择绕过中国袭击日本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是“风控术”还是巧合?

“控风术”还是巧合?

台风“玛娃”是2023年台风中的超级BOSS,是今年西北太平洋乃至整个北半台风季最强的存在。

马瓦的级别已超过17级,中心附近地区的平均风速达到82米/秒。

台风玛娃5月20日在西北太平洋诞生后,呼啸掠过美国关岛,一路加速,直奔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我国气象部门发布紧急预警并部署多项防御措施做好准备。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台风玛娃突然来了个90度转弯,仿佛被某种力量弹开了,掉头就去了日本,并于6月初登陆日本。在确认玛瓦离开后,我国也宣布取消警告。

超强台风玛瓦给日本列岛带来大量水汽,给日本本土带来暴雨。24小时内降水量达到400毫米。日本多条当地河流因降水骤增而决堤。

麻波带来的猛烈风暴对九州、四国等日本其他地区的通讯、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据监测记录,这并不是唯一一次台风在我国即将登陆时突然转向的事件。

2022年第14号台风南玛豆,中心地区附近等级为17级,风速为58米/秒。根据台风“南麻豆”路径预测图,其正向朝鲜半岛和我国东北地区移动。

但就在到达我国东北地区时,它突然顺时针转向90,直奔日本而去。

此外,2017年最强台风“冉”本来是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移动,但正当人们担心它是否会登陆我国时,它却义无反顾地调头朝我国扑来。到日本。

但美国有关部门却指责中方通过人为手段改变台风路径,故意让日本遭受巨大损失。

与大自然相比,人类就像蚂蚁和大象。这种毫无根据的指责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

那么台风路径突然改变的原因是什么?“国防阵”真的存在吗?

对此,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台风的形成过程。

台风是如何形成的?

台风是一种气象现象,常伴有特大风和大雨。沿海地区的朋友应该感受更深。台风天气,狂风暴雨,世界末日似乎即将来临。

台风是如何形成的?

台风的形成一般需要三个条件足够高的海洋温度、适度的纬向温度梯度和微弱的垂直风切变。

海洋温度是指当海洋表面温度超过26时,可以提供充足的热量和湿度,为台风的形成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纬向温度梯度是指从赤道到温带的气温逐渐变化,这有助于增加台风形成的动力。

垂直风切变是指高空和低空之间风向和风速的差异。适当的风切变可以使台风保持稳定、不易消散。

海洋温度是台风形成的必要条件。每年夏秋季节,西北太平洋海面阳光充足。海水经过充分光照后产生大量的水蒸气。

当海面温度超过26摄氏度时,海水就会加速蒸发,为台风的形成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蒸发的水蒸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涌入中心,形成低压热带中心。

热空气逐渐上升,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因此低压中心变得越来越热,气压相对于周围越来越低。此时,在地转偏转力的作用下,气团开始逆时针旋转。

就像洗衣机洗衣服时,滚筒旋转得越来越快,形成一个中间有孔的涡流。这里是台风眼,台风就形成了。

有些台风发生后就没什么可怕的,直接消散在海上。有些台风比较顽强,不断移动并登陆陆地,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

台风分为外环、中环、内环。外环是面积最大的强风环,最大半径达300公里。

中圈破坏力最强,对流较强,常伴有猛烈风暴,半径约100公里。

内环是台风眼,半径一般为5至30公里。台风眼一般风平浪静,无雨。相比外环和中环,可以说是安宁。

可见,台风是人类无法干预的,所以那些声称我们有“风控技能”、声称可以干预台风路径的人都是无稽之谈。

台风为何会“拐弯”?

既然没有“控风术”,为什么台风突然掉头呢?

这不能完全归因于神的洞察力。主要影响因素是自然。

改变台风路径的因素比较复杂,但主要包括地形因素、大气环流系统和海洋条件。

大气环流系统对台风路径的变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夏季东亚地区大气环流系统主要有副热带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位于亚热带气候区,而日本则属于温带气候区。

副热带高压是我国夏季常见的大气环流系统,使台风北移。

与此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的热带地区也形成了东北季风。在两者的影响下,台风路径会发生偏转。

当台风抵达我国沿海地区后,发现无法突破副热带高压,于是索性改变航线,向日本移动。

除了大气环流系统的作用外,地形特征也有一定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形由山地、丘陵组成。

当台风遇到这些山脉时,就会产生挡山效应。路上被堵住了一道“门”,台风无法通过,就会改变移动方向。

海洋条件是海洋的表面温度。当台风接近我国东海岸时,首先会遇到海洋温度较低的海域。海洋温度是台风形成的重要条件。较低的海洋温度将减少台风的能量。减弱,导致雨量减少和风量减少。这导致台风改变方向并选择更有利的海洋环境。

台风的路径无法完全预测。它充满了偶然性和气候的不确定性。现在我们无法手动干预台风。我们只能提前预警,积极采取防御措施,减少台风带来的损失。

参考

1钟翠香飓风、台风、气旋的形成原因及防治策略《科技视界》2019年第00卷第07期

2台风军松的形成及优缺点《民防花园》2006年第01期

3沉如松《黄渤海》海洋环境对台风活动的影响

今天关于“控风术”还是巧合?为何台风每次吹向中国,大多拐弯直冲日本?和一些台风路径为什么转向的相关话题就讨论到这儿了,欢迎诸位网友收藏订阅本站。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