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文主要大家介绍屏山富荣镇天气,和一些关于一碗米饭是怎么来的?的相关知识点,接下来就让小编为各位分享吧!
一、一碗米饭是怎么来的?
黑龙江大米好,老少皆宜。那么,这碗好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呢?
有人认为水稻就是春天播种,秋天收获稻子!是的,乍一看确实是这样,但这种收藏中却隐藏着很大的学。
怎样才能种得好呢?如何收集更多?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即使我们不从事“三农”工作,对“稻”有认真的认识也未必是多余的。接下来,《民生周刊》编辑将带您走进黑龙江北大荒,走进北大荒集团牡丹江分公司的各个驻地,探寻一粒米生长的秘密。
北大荒被誉为“中华大粮仓”。
一进入九月,北大荒大片稻田就迎来秋收。从年中开始,无数大型收割机隆隆作响地往返于田间,蔚为壮观。到了10月,人们就能吃到今年的新米了!
柴南,856农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实验站站长,长期从事农业研究。他几乎每天都在稻田里度过,对水稻的生长过程和各个环节都有清晰的了解。柴楠认真地告诉小编,他能读懂每一粒米的表情。他说,要想吃上一碗香米,要经过整地、选粮选种、育苗、插秧、田间管理、最后开收割仓等数十道工序,需要近300天的时间。
在这300天里,从春天到秋天,大地由绿变黄。农民们不知道要擦多少次汗水,一粒稻种才能长出1000多粒稻谷。由此看来,吃一碗好饭确实不容易……
初冬翻土,以备春耕
所有植物的故事都始于种子,水稻也不例外。
如果你认为只要把种子撒到地里,幼苗就会生长并最终结出果实,那你就完全错了。
856农场第六管理区的农民余国丽曾经以为种水稻很容易,但种了近20年的粮食,她仍然说自己对水稻了解不够。
眼下,于国立和妻子正准备收割200多亩水稻。她的丈夫徐福友正在左右检修收割机,以防关键时刻“脱落”。
由于今年东北地区气温较高,北大荒水稻丰收是有一定把握的。于国立说“今年的米不用愁卖不出去。”
这里值得强调的是,于国立所在的856农场党委书记李果告诉民生周刊编辑,2021年,856农场水稻种植面积将达到97万亩,年产13亿公斤大米。可以为全国人民提供一日口粮。
正是因为这些大大小小的农场的积累,北大荒成为粮食生产“十七连丰”的“中国粮仓”,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400亿公斤以上。
这些数字代表着什么?增加产量意味着什么?
当我们看到仓库已经满了,不再担心买不到米的时候,可能很少有人会去思考这个题。
从种子中长出水稻并不容易。
小编于国立,收完稻子之后,她能好好休息几个月吗?毕竟我已经忙了大半年了。她摇头“田里的事情还不少呢!”
她说,收完稻子,就到了“秋耕地”的时候了。秋季犁地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将剩余的稻苗、稻壳、秸秆等翻入地里,撕碎成肥料;二是耕过的土地会变湿,来年雪融化时,雪水可以更快地渗入地下,防止积水。
犁完地,终于可以过“猫冬”了!还没有,还剩下一个“小土包”。
原来,为了提高养殖质量,养殖大棚内的土壤每年都会更换一层新土。因此,秋季耕地后,应找一块土质好的地方,堆起土袋。经过一年的休养,吸收天地精华,土袋就能为第二年落下的种子提供养分。
等北大荒人完成这些必要的农活时,已经是初冬了,时不时地,已经下了第一场雪。如果价格合适的话,大米早早就换成了。如果认为大米价格还有上涨空间,农民就需要时常检查仓库里储存的大米,防止发霉。
“但与其他工作相比,这算是一个小工作。”于国立说道。
在选种和育苗期间提高产量
当于国立准备今年的秋收时,几十公里外的858农场的农民老海已经订购了来年的水稻种子。
结合水稻品种的成熟期、抗倒伏、抗病性、产量、品质等特点,老海决定继续种植今年的品种。他为这200亩承包水田订购了2000公斤种子,花费了近万元。
古人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粒。如果你想获得丰收,种子至关重要。
当地能读懂稻米表情的农业专家柴楠告诉《民生周刊》编辑,以前农民会从上一年保存下来的稻种中挑选出可以用来育苗的稻种。但此类种子往往因储存不当而质量不纯,从而影响发芽率。因此,农民现在从市场上购买种子。
每年开春,土壤一解冻,余国立就把之前堆放的土袋过筛,将不含杂质的土壤放入大棚内的育苗盘中,然后进行浇水、播种、定植。经过催芽、覆土、杀菌、除草、覆膜、通风等一系列操作后,种子逐渐开始发芽。四五天后,稻种就会发根、发芽,很快就会“拱”出土壤。
俗话说“好苗是百分之八十的粮食”。要保证水稻品质,培育好壮苗是重要的一步。
在北大荒集团牡丹江分公司,各农场为种植户准备了标准化的水稻育苗大棚。每年育苗期,850农场第三管理区副主任张锐都会带领两名农技人员检查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和幼苗生长情况,并通过微信群通知每位种植户根据天气预报。采取通风、炼苗等技术管理措施。
“农场集中浸种催芽基地的种子发芽率非常好,每年的发芽率都在98%以上,种子的抗病能力也很强,保证了好苗、壮苗。”芙蓉管理区854农场农民刘虎说,今年他家种植的绥靖18稻长势良好,已进入成熟期。预计亩产达到1200公斤。
经过35天的生长,小稻芽长成三叶秧苗,当地人称之为“三叶一芯”。这个时候,时间应该已经进入了五月。如果夜间气温能达到12,稻苗就会离开温暖湿润的稻苗床,向大片稻田迁移。
育苗期也是柴南一年中比较忙碌的时期。他就像一位医生,对稻苗进行“望、听、、了解”,目的就是保证稻苗的健康。
机械移栽效率高
对于各个农场的农民来说,五月也是每年最忙碌的月份。
温室里,幼苗正在快速生长。在大棚外,为了让秧苗顺利在稻田里扎根,农民们还要进行“浇水、打浆、整平作业”。用于国立的话来说,“每一天都是忙碌的一天”。
4月底5月初,地表已完全解冻。稻田注满水后,第一个开入田间的设备就是打浆机。打平就是把田里的“土”打碎,然后把土面“熨”平。一旦稻田参差不齐,高处易旱,低处易涝,影响产量。
一切准备就绪后,就开始插秧了。一般来说,大多数农民会在五月份完成插秧。“六月插秧,会影响产量。”
如今,已经很难看到一大群人低着头在水田里插秧了,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858农场的农民老海说,现在几乎家家都有插秧机。他和妻子大约八九天就能把200英亩的水田种完。
可以说,北大荒的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今年,北大荒集团牡丹江分公司投入3-57亿元用于农机升级改造,更新智能高效农机7947台。在水旱卫星平地机、导航高速插秧机、变侧深度施肥插秧机、轨道运秧机等智能农业装备的帮助下,今年的插秧工作于5月2日开始,5月19日结束。今年,我们提前6天开工,每亩节约近30元,有效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标准。
精确的控温、控湿、控水,保证苗木质量。图/董金虎
注重现场管理
插秧工作的完成,意味着春耕工作的结束,稻田进入夏季管理阶段。要想水稻稳产丰收,农民必须念好《夏管理经》。
今年,857农场第三管理区的农民陈如刚用无人机给自家的253亩水稻施肥。说起无人机对植保作业的好处,老陈深受感动“无人机作业省时、省力、省心,高效、有效。”
像陈如刚这样积极发挥气化作业作用、开展高质量植保工作的种植户,在857农场及周边农场随处可见。这也是北大荒农垦集团牡丹江分公司更加努力做好夏季管理工作的原因。“一枪。
857农场生产管理部负责人邵本昌表示,在夏季管理工作中,农场科学制定了健身、防病、促早熟配方,采取了三期空中作业,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提高大米品质。标准化疾病预防水平。
小编了解到,夏季管理工作期间,各农场将指导种植户科学防病与精益管理相结合,在田间设立报告厅、赛场,党员干部、农技人员竞相当“田间管家”。”“服务兵”根据水稻生长过程,为种植户提供实时服务和技术指导,下田开好药方,有效为水稻“把脉、诊断”,为种植户“传经验、送宝”。
柴楠说,除了一线指导、田间示范、现场讲解等形式外,农场还积极创新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方式,向种植户发送夏季管理期间的科技信息和农业信息。及时通过电视栏目、新媒体等媒体。技术要领、安全生产知识及后续气象服务信息等。
这一系列的田间管理环节,就是为了确保夏季管理技术紧密衔接、高效跟进,为提高水稻品质和产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学研究的力量
如今,种植水稻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精细活儿。通过一组数据,或许就能一窥端倪。
今年,858农场依托现有数字农业服务,在全场所有管理区域建设了9个精细化追溯区域、34个精细化追溯地块。还建立了2个小型气象站和10台野外环境采集设备。重点开展田间监测监测、农业大数据采集、地理信息采集系统、数字农机管理、农产品质量追溯、无人机低空遥感诊断技术等数字农业服务项目……
858农场园长孔令波告诉民生周刊编辑,随着数字农服的全面推行,水稻生产将更加精准,很多种植环节将实现“无人化”。
总书记在建三江分公司视察时强调,粮食安全关系国运、民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中国人民的饭碗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掌握在他们手中。
采访中,不少受访者表示,要真正“把饭碗掌握在自己手里”,破解难题的关键在于农业机械化、现代化。
想要用科技保护粮仓,用科技种出美味的大米,自然离不开科技人。
苏光辉,858农场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测土站站长,本科专业是植物保护。2008年毕业时,她只有一个想法“想学农业的人就应该到祖国最肥沃的土地来”。
这已经过去10多年了。为了让检测站为农场和农民提供更准确的检测数据和科学依据,苏光辉经常到田间地头取样,有时一天要走上万步。
“我们农场有大片的水田,采样时必须穿水鞋,在降雨量大的年份采样比较困难。根据要求,我们必须选择进行S形曲线多点采样代表性剧情中,这时候你就得穿上水鞋,在地里一步步涉过泥巴,有时一踩下去,水鞋就会卡在泥巴里,拔不出来。”
正是在这些科技人才的帮助下,加上农民的辛勤劳作,稻芽在稻田里生长了几个月,慢慢结出了成熟的稻穗。他们重重地低下了头,北大黄叶再次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打开镰刀割稻迎接丰收
秋天是北大荒最美的季节。
从856农场20至30米高的观景台往下看,可以看到几幅雄伟的稻田画,一簇簇鲜花静静地躺在金色的稻浪中。远处,稻浪依旧,天空辽阔。这里没有村庄,天空干净,在温柔的夕阳下,一切都像一张镶满金子的照片。
立秋之后,不少南方游客慕名而来,就是为了一睹秋收的丰收。
8月31日下午,在856农场智慧农业示范区内,望着夕阳下万亩金色稻田,856农场党委书记李果告诉民生周刊编辑“就是北大荒集团,多项改革举措为农业增产提质提供了有力支撑。
北大荒肥沃的黑土地,为“中国饭碗”装满越来越多的“中国粮”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于国立看来,水稻收割是现在水稻种植中“最容易”的部分,“基本上已经是机械化作业了”。
过去,人们用镰刀将稻穗一根一根地割下来,然后用脱粒机和人的脚步将稻谷中的谷粒从稻秆上除去。现在有了收割机,可以直接将稻穗与稻秆分离,每一个稻穗都变成了稻谷。
随后,必须立即对稻谷进行筛选,除去干瘪的稻谷和混合的稻穗。此后需要进行干燥去除水分,以保证后续储存过程中不会因水分过多而发霉。
在干燥光亮的稻谷变成大米之前,还有最后一步。
No Comment